來源:新華社
2019-03-13 20:32:03
麥子“喝”上黃河水 今年澆地不再愁
——黃河下游貧水區春灌見聞
新華社濟南3月13日電(記者卲琨)“澆上這遍返青水,咱心里就踏實了。今年再也不用搶水澆地了。”看著流入麥田的汩汩黃河水,山東省惠民縣石廟鎮北駱村村民駱之敏一邊撒著化肥,一邊興奮地跟記者說。
回想起往年春灌的情景,駱之敏和周邊的村民仍歷歷在目。“之前春天水少,俺們附近幾個村都要搶水澆地。這個時節搶不上水,莊稼就減產。”聽說記者采訪春灌,幾位村民圍攏過來說。
石廟鎮地處兩市三縣交界地,是傳統農業大鎮,位于黃河下游簸箕李灌區的末端。受地勢南高北低及黃河流量等影響,盡管境內溝渠縱橫,但經常面臨斷水問題。灌溉難是幾十年來困擾這個農業大鎮的一大問題。
“往年春天,一到春灌時節,鎮里老百姓催我們要水澆地,鎮里電話都快被打爆了。”石廟鎮副鎮長白振順說。
去冬以來,當地缺乏有效降水,小麥遭遇了嚴重干旱。為了提高河道“入量”,去冬今春,石廟鎮將沙紅溝、翻身溝等10條主干溝渠清淤疏浚、加深拓寬,增加蓄水能力,總長度57.6公里。
溝渠深了,蓄水能力強了,當地又向相關部門申請農業灌溉用水指標,避開上游用水高峰期,錯峰引水,把溝渠蓄滿黃河水。
走在石廟的田間地頭,記者看到,往日淤泥堆積、河道狹窄的舊顏已不復存在,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溝渠又深又寬、蓄水充足。
為了確保引來的黃河水能澆到麥田里,春節一過,石廟鎮利用農村大喇叭、微信群、宣傳車等多種形式,動員群眾盡快抗旱保春灌。
在另一片麥田里,村民武士華停下手中的活兒說:“鎮村干部春節期間就通知抓緊春灌。社區干部還帶著我們到地頭做好田埂捶糊、堵住缺口。”
通過節制閘科學調節,石廟鎮所有溝渠出口全部關閉,灌溉用水只進不出。當地干部說,汛期來臨前,再將節制閘全部打開,留出蓄洪空間,既可緩解農業灌溉難,又提高主干渠道的排澇、排洪能力。
在采訪過程中,白振順還為記者算了一本“蓄水賬”。經過計算,僅是南支流的蓄水量,就達到70萬余立方米,可澆灌鎮北部貧水區耕地1萬余畝。另外8條鎮級骨干溝渠全部蓄滿后,能滿足大部分耕地的灌溉需求。“只要將主干溝渠蓄滿水,即使引黃涵閘根據引水計劃停止供水了,我們一樣可以組織實施農田灌溉。”
在一段溝渠旁邊,有農民駐足感嘆:“多少年沒見過這么多水了。只要莊稼喝飽水,就有希望獲得好收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