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9-02-26 15:06:02
2018年十件實事辦理落實情況
1.濱陽大道西延工程。投資1.6億元,完成濱陽大道西延工程15公里,完成路肩林帶及沿途綠化工程。
2.骨干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投資約1億元,完成全長12.1公里的魯北大街改造升級工程。投資4650萬元,完成陽城九路續建、雙程路(陽城三路—陽城八路)拓寬升級、沿河東路改造等工程。
3.城區集中供熱工程。投資1.2億元,完成集中供熱一期工程。建設一級換熱站1座、二級換熱站9座,鋪設供熱主管網18公里、二級支管網9公里,形成了200萬平方米供熱能力,實現并網供熱35萬平方米,壓減天然氣148萬立方米,結束了我縣城區無集中供熱的歷史。
4.改善辦學條件。投資4.2億元,完成了36個校舍建設項目,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極大地緩解了“大班額”問題。
5.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新增土地流轉面積15萬畝,土地經營規模化率達59.9%。發展“糧改飼”5.8萬畝,帶動“糧改飼”收貯10萬畝。投資1.24億元,完成智慧高效節水灌溉15萬畝。
6.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投入扶持資金6000萬元,建成專業化有機肥廠4家、在建6家,6家規模養殖場罐式發酵生產有機肥設施全部投用,在建糞污發電、生物質燃料生產項目年可消納畜禽糞污80萬噸,項目達產后全縣畜禽糞污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可達90%以上。完成101家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設施配建,配建堆積發酵池、污水沉淀池90家,關閉拆除11家,配建率達到100%。
7.改善辦醫條件。縣婦幼保健綜合服務樓項目已與北京燕達集團達成合作意向,由縣財金集團會同燕達集團共同建設,目前已完成土地預審、項目整體規劃等工作。縣人民醫院外科病房樓項目已完成立項、土地手續、規劃用地許可及施工圖紙設計。
8.實施城市防汛工程。投資7500萬元,完成幸福二路、幸福三路、幸福四路、陽城五路等道路雨污管網分流工程;對城區內外排水溝渠河道清淤疏浚,清理排水管網38公里;完成紙王干、大寨溝、城西河道、官莊溝等河道疏浚23公里。
9.推進老城區改造提升。投資1300余萬元,對公園、廣場、園亭商場等市政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完成老舊小區改造84359平方米,涉及9個單位13個小區817戶居民。
10.推進城市公交。投資2500萬元,開通城市公交線路6條,購置新能源汽車44輛,安裝公交候車亭及站牌139個,實現了主要居民小區、機關單位、商場超市、公園車站的全覆蓋。
2019年民生實事
1.改善群眾出行條件。投資3040萬元,完成3.8公里北外環路建設工程,實現環城公路貫通。投資1.4億元,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233公里。抓好縣鄉公路養護,形成長效管護機制。
2.改進辦學條件。加快學校標準化建設,完成57個校舍、36個運動場項目建設,建成幼兒園2所、改擴建13所,基本消除“超大班額”,解決孩子“入學難”“入園難”問題。
3.強化群眾用水保障。啟動“東水西調”工程,計劃投資3000萬元,盡早實現幸福水庫“小開河引黃”,提升居民飲用水質量。增強河道蓄水能力,年增調蓄水量800-1000萬方。推廣高效節水灌溉2.6萬畝。
4.推進惠民殯葬服務。全面免除遺體接送、火化、存放、骨灰寄存等殯葬基本服務費用。推進綠色殯葬,投資1600萬元建成縣級人民紀念堂1處;鄉鎮(街道)以工作片(社區)為單位,分別建成2-3處示范性綠色殯葬設施。
5.推進“全域環境綜合整治”。健全城市管理長效化機制,鞏固創城成果,杜絕城市“臟亂差”現象死灰復燃。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探索推行“街長制”,提升城鄉環衛一體化水平。
6.改善辦醫條件。以醫共體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載體,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保障群眾在基層享受到二級醫院醫療服務。加快縣婦幼保健院建設。確保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達標率100%。
7.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確保農村危房改造應改盡改。扎實推進棚戶區改造,加快2586戶安置房建設,確保拆遷群眾按協議如期回遷入住。2019年啟動棚改項目12個688戶。
8.推進農村冬季清潔取暖。投資8000萬元,完成生物質清潔取暖改造2萬戶。
9.抓好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投資5200萬元,完善新城區路網建設。投資8900萬元,建設環城水系三期暨海綿城市建設工程,完善幸福河及大濟路污水主管網,實施老城區單位(小區)院落雨污管網分流工程。
10.有序引導土地流轉和農村產權交易。研究出臺種糧大戶大災保險補助辦法,提高其抗風險能力,督促落實履約責任。搭建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促進農村各類產權有序流轉,力爭全縣承包土地經營規模化率達到70%以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