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民政
2018-12-24 13:36:12
近日,省民政廳對2018年度17市黨委、政府落實民政行業政策、完成民政行業脫貧攻堅任務工作情況進行了考核,我市獲得全省第一名,評價等次為“好”。今年以來,市民政局圍繞全市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工作大局,認真履行“社會保障兜底一批”重要職責,謀實策、出實招、求實效,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加大農村低保兜底保障力度。
全市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4560元,穩定高于省定扶貧線。組織開展低保問題專項治理活動,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第三方社會力量,對在保低保對象、未納入低保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及2017年以來提交申請但審批未通過的人員、2017年以來動態管理已退出的低保對象,進行“拉網式”復核,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口按程序納入低保。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8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了農村低保,有效發揮了農村低保的兜底保障作用。
走訪慰問困難群眾
二是加強和改進臨時救助工作。
臨時救助標準由過去城鄉低保標準的3-6倍提高到城市低保標準的6-12倍,實行急難情況24小時先行救助,小額救助鄉鎮直接審批。在全省率先全面建立鄉鎮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截至10月底,全市91個鄉鎮(街道)全部建立10-25萬元不等的臨時救助備用金,對于3000元以下的小額臨時救助,由縣(市、區)民政部門委托鄉鎮(街道),在“第一時間”采取救助措施,提高了臨時救助的時效性。
博興縣龐家鎮通過精準服務中心信息平臺實現對社會救助對象主動發現、精準救助
三是提高特困人員供養服務管理水平。
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6000元、照料護理標準確定為每人每年960元,按照生活自理能力分為三檔。不能自理的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35%。全市23處敬老院實行社會化改革,引入專業養老服務機構,提高了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水平,并涌現出惠民孫武街道敬老院、鄒平魏橋鎮敬老院、陽信東西部中心敬老院等社會化改革的先進典型。
愛心牽手 溫暖貧困
四是福利、慈善等多項工作聚力向心參與扶貧。
認真落實農村留守兒童和留守老年人關愛保護及殘疾人社會福利保障等政策措施。重點抓好貧困村“兩委”班子建設,扎實推進移風易俗、惠民殯葬改革。慈善資金、項目與脫貧攻堅深入融合。完成“新建百所扶貧農村幸福院”工程,推進養老護理員培訓、就業。“筑夢添翼·護航殘兒”政府免費替代養護困境殘兒、孝善食堂等創新做法,得到民政部領導批示肯定,在媒體引起較大反響。
濱州市市村(居)互助基金救助項目榮獲中國政府最高慈善獎
2015年以來,濱州市開展“筑夢添翼 護航殘兒”,依托市兒童福利院專業化“養治教康”平臺,對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的殘兒進行代養
“孝善食堂”模式助推養老服務業改革試點
下一步,市民政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進一步壓實責任、強化措施,全心全力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切實發揮兜底保障作用,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應有貢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