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12-21 08:50:12
齊魯網濱州12月21日訊 濟南創新實施電能替代,改善環境質量,普惠民生,濱州則創造性地把工業污水“變廢為寶”,資源循環利用的同時還創造著效益。
絲光、印花、固色,在自動化操作下,機器變成了工藝精妙的畫家,將一塊塊白色的棉布變成了五彩斑斕的紡織品。
濱州華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閆英山介紹 :“我們整個水的耗用,從行業內的百米2.2噸,現在已經降到了百米1噸。”
盡管工藝改良之后,用水量已經大大低于行業標準,但作為一家紡織企業,在華紡的環保清單里,污水處理仍舊占大頭。
濱州華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閆英山說:“產量大概一天在100萬米左右吧,污水生產大概在1萬立方左右,現在這個成本每立方水大約10塊錢,一天我們就需要10萬元的污水處理費用。”
龐大的治理支出,倒逼企業在治污上開動腦筋。工業污水進入厭氧塔處理之前,需要從六七十度降到四十度以下,他們就將這部分余熱回收利用,用來加熱清水。
濱州華紡股份有限公司熱力分公司熱力車間主任于濤說:“(我們)一天能夠回收300到400噸的高溫熱水,大約折合成蒸汽的話,相當于節約了6到7噸的新鮮蒸汽,一天的效益在1000塊錢以上?!?/p>
據測算,一個月節約的蒸汽量,相當于30到40噸標準煤。而治理達標的污水,也可以重復利用。
濱州華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閆英山稱:“這個噴頭噴出的水,就是我們經過污水處理過后,已經能達標排放的水,專門用于清洗導帶、園網,清洗化料缸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這樣我們就把整個成本降下30%來。”
眼下,華紡和高校正在共同努力,繼續提高這30%的中水回用率。
濱州華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賈洪斌說:“現在和清華大學的研究,就是通過利用電吸附技術,把里面的鹽份分離出來,使水中鹽份低了以后,回用里面的水量就能增加,水質也能提高。”
通過余熱回收和中水回用,企業一年可節約800萬元以上的成本,而未來的效益更為可觀。
濱州濱城區經信局黨委書記、局長劉學軍說:“根據我們山東省近期出臺的,關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一系列的政策,對于技術改造投入的企業,新增的稅收50%部分要返還給企業,連續返還三年,華紡今年投入的技術改造項目,明年就可以見效了,見效以后,新增的稅收就按照省里政策,如數落實,獎補給企業?!?/p>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