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18-11-27 10:26:11
碰撞出糧食產業經濟發展新觀點新思路
三位專家“獻言”全國糧食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助力鄉村振興高峰論壇
11月26日,全國糧食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助力鄉村振興高峰論壇在濱州開幕。在全國糧食行業頗具聲譽和影響力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謀糧食產業發展大計。
論壇特別邀請了北京工商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國投生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岳國君以及中國糧食研究培訓中心副主任陳玉中分別作了主題報告,重點從國家宏觀經濟政策、食品安全和食品營養健康、糧食深加工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碰撞推動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的新觀點、新思路。
孫寶國:實現中國傳統食品工業化、現代化生產是中國食品界的歷史使命
孫寶國以《中國食品產業的機遇與食品界的歷史使命》為題作了報告。“中國食品產業擁有悠久的飲食文化、最大的食品產業、最多的食品科技人員、最多的食品專業、最強的食品學科、最多的食品類專業院校在校大學生以及城鎮化與美麗鄉村建設的機遇等,這些都是中國食品產業發展的優勢。”他說。
他表示,今后要致力于中國傳統食品的工業化、現代化生產。中國傳統食品加工制作方式、傳統飲食方式都正在發生轉變。以傳統食品加工制作方式為例,其正在從家庭廚房制作為主向社會專業制作轉變、從體力型向動力型轉變、從經驗型向科學型轉變、從手藝型向工藝型轉變、從工具向裝備轉變、從腦力勞動向人工智能轉變、從源于自然向巧奪天工轉變。
“實現中國傳統食品工業化、現代化生產,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提供美食,這是中國食品界的歷史使命。”孫寶國說,要努力突破中國傳統食品工業化、現代化生產面臨的瓶頸技術和核心裝備難題。圍繞理性認識、正確解讀食品安全問題,辯證認識、客觀評價食品的營養和功能等內容,孫寶國也進行了詳細解讀。
岳國君:為什么玉米被選擇——玉米深加工產品及發展趨勢
岳國君的報告從玉米是什么、全球主產國(地區)玉米產業分析、玉米能做什么等方面,對玉米深加工產品及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剖析。
他分析認為,玉米具備糧食屬性、工業原料屬性、能源屬性及金融屬性等屬性特點。由于其可再生性,決定了玉米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碳源,同時也是農產品轉向工業原料的最大品種。“因此說到玉米,除了農業思維,還需要用工業思維、商品思維來看玉米。”
在回答“玉米能做什么”時,岳國君詳細解讀了玉米深加工與“糖經濟”、與生物制造的關系,并介紹了國外主要玉米深加工企業及產品。他表示,玉米加工與深加工行業早已從玉米加工概念轉變到了生物煉制為核心理念的生物化工上來,玉米加工產業應成為國家戰略產業。
陳玉中:加快“五優聯動”,著力構建現代糧食產業體系
陳玉中在報告中首先詳細解析了什么是現代糧食產業體系。“簡而言之,就是以糧為頭以食為尾、以農為頭以工為尾,與糧食有關的一、二、三產業融合形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具體來說,現代糧食產業體系就是用現代發展理念、現代物質條件、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管理方式、現代組織制度和現代經營形式,對傳統糧食生產和連接糧食生產的收購、儲存、運輸、加工、物流、貿易、消費等各環節進行改造和提升,對調控、監管、支持、引導和服務方式進行改革和優化,形成產業鏈、創新鏈和價值鏈“三鏈協同”,綠色化、市場化、信息化和集約化“四化同向”,優糧優產、優糧優購、優糧優儲、優糧優加、優糧優銷“五優聯動”的產購儲加銷一體化產業體系。
陳玉中表示,要加快“五優聯動”,著力構建現代糧食產業體系。所謂“五優聯動”,即優糧優產:好種還要好土壤,耕作方式需跟上;優糧優購:好糧需要有好價,質量把關不能忘;優糧優儲:好倉應該儲好糧,綠色倉儲保質量;優糧優加:精深加工增價值,適度加工保營養;優糧優銷:線上線下擴渠道,創樹品牌效益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