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5-07 15:36:05
齊魯網5月7日訊 5月7日上午,濱州市政府召開新聞會,發布2018年全市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623.73億元,增速-1.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0.51億元,增長8.34%;進出口總額實現198.14億元,增長23.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3.66億元,同比增長9.6%。
農業、工業、服務業,三大產業繼續保持平穩運行
農業方面,糧食、棉花、蔬菜等主要農產品種植面積及銷售價格繼續保持平穩態勢。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全市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438家。西王、香馳、中裕等大型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態勢向好。全市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總數分別達到6806家和1024家。新型經營主體流轉農村土地185.8萬畝,有效提高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水平,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工業方面,一季度,濱州市工業用電247.78億千瓦時,用電總量居全省首位。石油、化工、電力等產業延續平穩運行態勢,石油加工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6.97億元,同比增長6.4%;化工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2.37億元,同比增長16.3%;裝備制造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6.05億元,同比增長3.9%。同時,受環保治理、去產能、煤炭減量替代和錯峰生產等因素疊加影響,全市工業經濟主要指標低位運行。鋁行業受產能關停以及煤炭減量的影響較大。
服務業方面,消費市場平穩增長,1-3月份餐飲收入27.1億元,增長10.2 %,比上年同期增加個1.3百分點;商品零售22.66億元,增長9.6%,比上年同期增加1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農村網絡零售額分別實現504.97億元、11.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97%、56.67%。
傳統動能與新動能轉換逐步深入
自山東省新舊動能動員大會召開后,濱州市率先召開推進大會進行安排部署。濱州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已報省重大辦待批;明確了以“四新”促“四化”建設“四區”實現“四上”的發展思路,確定了“5+5”十強產業發展路線,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取得開局良好。新興動能增勢強勁。大數據云計算產業破題發展,濱州工業大數據服務中心上線運行,黃河三角洲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基地、華為大數據產業園加快建設。傳統動能加快轉型。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91645元/人,同比提高7.5個百分點。創新驅動能力提升。全市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重達2.63%,居全省第三位。國家及省級創新平臺數量分別達6家、152家,全市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國際合作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達到27家。
投資、消費、出口三大傳統引擎各有亮點
一是投資觸底呈現向好態勢。隨著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全面展開,為投資增長釋放巨大紅利。前期,濱州市相繼出臺了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促進民間投資穩定增長、投資建設項目并聯審批等意見以及“放管服”相關政策,為投資增長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一季度,全市新立項項目374個,項目總投資393億元,主要涉及基礎設施、高端裝備制造、現代農業、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較去年同期增加117個項目,總投資增加40.2億元,項目個數和投資額分別增長45.5%、11.4%。這些項目反映出社會投資信心的增加,也將對全社會投資增長起到有力支撐作用。
二是消費拉動平穩增長。1-3月全市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增勢良好,累計實現49.06億元,同比增長5.3%,比上年同期加快1.2個百分點。物價水平保持穩定,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2%。全市372家規模以上服務業重點企業1-3月實現營業收入36.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服務業稅收穩定增長,1-3月份,全市服務業實現地方稅收12.28億元。
三是出口需求快速增長。隨著世界經濟增長預期提升,國際貿易形勢向好,外需延續良好態勢。一季度,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198.14億,同比增長23.8%。其中出口75.03億元,同比增長20.6%;進口123.11億元,同比增長25.9%。但是,美國發起對華301調查,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力度加大,貿易摩擦明顯增多;隨著主要國家財政貨幣政策取向調整,將對貿易走勢形成干擾。
綜合分析研判當前經濟形勢,濱州市經濟平穩運行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雖然經濟增幅放緩,但為未來發展騰出了更大空間。長期來看,濱州市經濟正在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制約因素正在發生變化,支撐經濟持續向好的重要因素明顯增加,發展環境總體上越來越好,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加快集聚,發展質量提升的良好勢頭開始展現。
攻克難關 持續經濟健康發展
接下來,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聚焦高質量發展要求,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深入推進,千方百計做好相關工作,全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一是打好“三大攻堅戰”。集中力量,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狠下功夫,緊緊盯住難攻的“山頭”、頑固的“堡壘”,堅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強對重點風險企業的監測和預警力度,持續推動“降不良”,深入開展打擊“逃廢債”工作,全面防范控制金融風險。抓好中央環保督查反饋問題整改,建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深入開展環境突出問題攻堅行動。加大脫貧攻堅力度,2020年全面完成脫貧任務,扎實推進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力爭三年任務兩年完成。二是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牢牢把握新舊動能轉換這次機遇,把推進傳統產業智慧化作為核心任務,推動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向高端邁進。聚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全面梳理、細化分解國家和省新舊動能轉換相關政策措施,按照部門職責分工抓好政策落實,并研究制定我市支持政策。堅持創新驅動,加快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工作,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扶持各類研發平臺建設。加快高技術企業培育,支持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醫養結合等新興產業發展。三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聚力“五大振興”,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壯大提升糧食加工、畜牧水產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積極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促進農業“新六產”發展。鼓勵農民土地經營權流轉,積極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積極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集中發展一批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著力打造一批農產品知名品牌,加強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質量認證,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農業生產效益和競爭力。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市級政務服務中心建設,構建全新的“1+10”政務服務架構,全力打造“最多跑一次”品牌。,深入推進投資領域“減、轉、進”,引入全流程監督管理和掛牌督辦機制,探索建立并聯審批制度提升服務效能。協同推進“多證合一”改革和“證照分離”登記制度改革,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強化服務意識,對符合產業政策的大項目、好項目,以及列入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庫的“四新四化”項目,全力保障要素供應,加快辦理立項、環評等前期手續,確保項目盡快落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