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傳媒網
2017-09-02 11:33:09
“想去一起上戰場的戰友,我都是很幸福的了,他們一個個在戰場上離我而去,可我僥幸活下來,如今祖國還不忘我們,我很感謝!”6月4日,在無棣車王鎮中村,86歲高齡的解放前老黨員楊福生對筆者說。
老黨員楊福生,無棣縣車王鎮中村人,1937年9月出生,47年2月參加解放軍,48年4月加人中國共產黨。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屢立戰功。52年作為新中國正式空軍參加抗美援朝入朝作戰,在作戰中又立新功。56年4月光榮退伍,59年5月擔任車王鎮中村村書記,在以后30年內,也曾做中村大隊長、村主任,1990年滿村執政30年光榮退休。
目前,86歲高齡的老黨員楊福生,身體健康,生活自理,有3個兒子,2個女兒,5個孫子,3個重孫子,4個重孫女。楊福生一生有堅定的信仰,忠于黨、忠于人民。晚年的他,不忘初心永遠跟黨走,忠貞無二一生報黨恩。
在殘酷的戰爭年代,楊福生堅信,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47年2月,16歲的楊福生認識到只有共產黨的隊伍才能救中國,他積極踴躍參加了解放軍。他當時所在的部隊是渤海軍區七師三團,參軍后,多次參加周邊大大小小的無數次戰役。在48月9月,楊福生跟隨大部隊,參加濟南戰役,。據李福生回憶,楊福生所在的部隊,8進8出濟南城,戰斗打響第六天,我部隊傷亡戰士已經突破1萬人,解放軍打紅了眼,他親眼見到許世友司令員站在最高處指揮戰斗,炮彈從頭上搜搜而過,身邊戰士在炮火中一片片倒下。許世友忘記自己身份,要親自帶領敢死隊向前沖,被警衛戰士拖下。“也只有共產黨的隊伍才是真正為勞苦大眾服務的隊伍,共產黨的官才能做到沖鋒陷陣,共產黨的隊伍深得民心!”楊福生此時感受到,跟著共產黨走,才有奔頭。
濟南解放后,楊福生于48年11月又開赴淮海戰場,在這次大戰中,他認識到山東人民為這次戰役提供了強有力的后方,山東軍民一條心,百萬群眾肩扛手推,把作戰物資送到前線。
淮海戰役后,楊福生于49年4月又參加了渡江戰役,千萬小木船冒著敵人的炮火向對岸沖去,一發發炮彈在身邊落下,身邊的小木船被炸得粉碎,戰爭相當慘烈,上岸的戰士繼續向前沖,戰斗激戰了3天3夜,因為后方跟不上,戰士們3天沒有吃上一頓熱飯。
渡江戰役后,楊福生于49年5月又參加了解放上海的戰役,為了不傷害無辜群眾,陳毅司令員命令不向城內放一炮,當打進上海,所有的戰士,吃在大街,睡在大街,正遇到晚上下雨,所有戰士在雨中淋著,群眾紛紛稱贊,“這樣的部隊怎么能不打勝仗?!”
解放上海后,楊福生作為留守部隊留了下來,為大上海執勤。
51年,楊福生被選入航空學校,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航空學校學習殲擊機飛行駕駛技術,52年6月作為第三航空學校第三期飛行科畢業,加入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
53年在一次空中作戰中,楊福生駕駛僚機,配合長機作戰,機智勇敢,方法得當,擊落敵F-86一架,楊福生榮獲3等功。最慘烈的一次空戰,楊福生駕駛戰機和其余3架中國戰機剛剛起飛,就遭到84架敵機的包圍,楊福生沉著機智,在親眼看到其余三架中國戰機被敵機紛紛擊落,沖出包圍圈,來到中國遼寧上空,敵機沒敢繼續追趕,為祖國保留下一架戰機,這次戰斗,其余三架戰機的戰友全部遇難。
從朝鮮戰場回國后,楊福生因身體到處是傷,需退伍療養,后來退伍回到老家車王鎮中村。
在村里執政的30年,楊福生聽黨的話,堅決跟黨走
56年4月,楊福生退伍回家,來到車王鎮中村,積極投身到新中國建設中,59年被村民推選為村書記。59年60年61年正遇到“三年自然災害”,群眾嚴重缺糧,楊書記就開展借土地給村民種胡蘿卜,村民以胡蘿卜充饑,僥幸沒有餓死人。再苦再難,楊書記堅信黨的領導,永遠跟黨走,相信群眾一定會過上好日子。
在艱苦的歲月里,楊福生書記帶領群眾挑溝挖壕、興修水利,取得了一個個勝利。實施農田責任制以后,帶領群眾抓農業生產,群眾的生活得到了根本改變。
在中村執政滿30年后,光榮退休。退休后的楊福生也沒有閑下來,他利用散步的機會,走街串戶,積極宣傳黨的政策和方針,配合新班子工作,成為新班子堅強的后盾。
“戰爭是殘酷的,我們愛好和平,但是我們不怕戰爭,如今國富民強,武器先進,如果有人敢來侵犯,好男兒踴躍上戰場,堅信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懼怕任何來犯之敵!”楊福生最后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