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7-08-21 09:09:08
8月17日至18日,全省推進農業新舊動能轉換會議在我市召開,省農業廳黨組書記、廳長王金寶,省直機關工委書記張圣中出席會議,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光峰會見與會人員并出席會議,市委副書記張凱出席會議。
王金寶在會議上講話指出,推進全省農業新舊動能轉換,具體到工作中,要把握“四個方向”,實現“四個轉換”。第一,堅持綠色發展,通過創新驅動,實現從拼資源拼消耗向科技強農、綠色護農的動能轉換。第二,堅持開放發展,通過市場引領,實現從依靠數量規模擴張向質量興農、品牌富農的動能轉換。加快農業新舊動能轉換,首要任務是提質增效,以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示范省為契機,堅持“產出來、管出來”兩手抓,做到全過程監管、無縫隙銜接。品牌要按照“品牌高端化”的要求,進一步提高產業的開放程度,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農業特色、本土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目標,努力做到出口產品和國內產品同質同標同線,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推動我省從農產品產量大省向農業品牌強省轉變。第三,堅持集約發展,通過機制創新,實現從小規模分散經營向新型經營主體適度規模經營的動能轉換。下一步,要在鞏固確權成果、完成數據匯交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的有效實現形式,規范引導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健康發展,持續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培育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第四,堅持融合發展,通過發展農業“新六產”,實現從從單一產業向全鏈條、多功能、新業態發展的動能轉換。
張圣中在會議上講話。他說,做好全省農業工作,補齊短板,迎難而上,應對挑戰,需要我們轉變思想觀念,提升能力水平,樹牢群眾觀念,積極擔當作為,最重要的還要靠全面加強黨的建設這一根本政治保證。一要旗幟鮮明講政治。二要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三要持續深化精神文明創建。四要持續深化作風建設。
張光峰在會上致辭。他說,濱州農業資源富集,是傳統的農業大市。濱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農業發展,堅持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林水會戰打基礎、高效生態農業上臺階、強農惠農政策抓落實”為重點,積極發展“新六產”,不斷加快農業新舊動能轉換,努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靚”。2016年,全市農林牧漁總產值485.5億元,同比增長5.6%;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82家,農村合作社5358家,家庭農場753家。同時,擁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魏橋紡織是中國棉化纖紡織加工業最具競爭力企業和世界最大的棉紡織企業,亞光集團位列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品牌價值50強,渤海實業、三星集團、西王集團、香馳控股位列全國糧油行業10強,三星集團和西王集團在全國玉米油加工10強中分列前兩位。尤其是糧棉加工方面,棉紡生產能力達1200萬紗錠,占全省的1/4、全國的1/10;糧食加工轉化能力1379萬噸,占全省的1/3、全國的1/25,位居全國第1位,已形成了糧食產業發展的“濱州模式”。當前,全市正在全面建設更高質量更高水平小康濱州。他希望,各位領導、各位專家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濱州農業發展、關心支持小康濱州建設。全市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認真學習借鑒兄弟市的好經驗、好做法,努力推動各項工作“爭一流、上水平”,為經濟文化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我市亞光家紡展示中心、中裕黃河三角洲小麥產業館和農牧循環產業園、鑫誠現代農業示范園、獅子劉村。省農業廳領導班子成員,青島農業大學、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山東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工程學院等高校負責同志參加會議,張延廷、賈善銀、姚和民參加相關活動。
(記者 裴慶力 任斐 通訊員 張保帥 王楠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