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17-04-25 11:03:04
濱州日報·濱州網4月25日訊 日前,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劉玉光一行來濱考察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而今年,正是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設年。那么,目前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有哪些成績,未來將有哪些舉措,將帶來什么影響,都值得關注。
我市“校校通”和“班班通”建設任務完成率均達94.2%
近幾年,全市投入資金7475.32萬元,用于學校“寬帶網絡校校通”和“優質資源班班通”的基礎設施建設。并開展了由教育部推薦的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蜂窩行動”試點應用工作。截至目前,“校校通”和“班班通”建設任務完成率均已達到94.2%,“人人通”開通學校384處,創建賬號教師2.14萬人,創建賬號學生31.87萬人,學校開通率達85%。
自2013年起,我市開展了“數字化校園示范學校”創建工作,目前全市有169所學校達到濱州市數字化校園建設標準。2017年,年內數字化校園示范學校創建學校計劃達到普通中小學總數的60%。
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中小學學生用計算機4.09萬臺,擁有各類教學資源1666.1T
目前,“濱州市數字化教育應用服務平臺”完成了一期建設,初步實現了全市中小學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并為教師提供了網絡教研、遠程研修等信息化應用服務。該平臺已接入教育部公共資源服務平臺。
同時,“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建設項目全部完成。全市74處教學點開展了這一項目,統一招標配備了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并以縣區為單位,發揮中心校作用,利用信息技術幫助教學點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滿足了農村邊遠地區適齡兒童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
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中小學學生用計算機4.09萬臺,生機比10.65:1,教師用計算機3.25萬臺,師機比1.02:1;教學多媒體一體機4117套,電子白板4170套,自動錄播教室166個,機器人實驗室111個,一對一教學實驗學校14處,擁有各類教學資源1666.1T。
“濱州市智慧教育云平臺”今年上半年完成招標研發,下半年推廣應用
成績之外,我們要看到問題所在。目前,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存在整體發展水平不均衡、專業人才力量不足、頂層設計不到位等問題。
鑒于此,2016年,市教育局決定構建濱州市教育生態體系指揮中心,即“濱州市智慧教育云平臺”,形成濱州市統一的教育資源體系。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以互動教學、“互聯網+”教學等為代表的新型教學模式,以建成“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信息化學習環境。
2016年11月,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決定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模式,推進該工作。目前,云平臺建設已進入方案評估、論證階段,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上半年完成平臺的招標研發,下半年推廣應用。
據悉,該平臺將以高水平建設“三通兩平臺”為核心,打造市、縣(區)兩級部署,市、縣(區)、學校三級應用的智慧教育云平臺。具體來說,構建該平臺需要完成全市教育城域網升級改造,市、縣(區)兩級云服務中心機房、云架構平臺、云數據中心建設,同時將已建應用系統整合起來,新建教育云應用系統。
重點建設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引入新的教育理念
此外,我市教育系統還將重點建設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其中,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包括由微課程、翻轉課堂、遠程同步課堂、智慧課堂、仿真實驗室、創客空間和實驗室組成的教學平臺;由在線考試、網絡閱卷、成績評測等組成的考試檢測平臺;由存儲、交換、共享,對下可實現各縣區級資源的采集、交換、共享,對上可實現與省級、部級資源平臺交換的資源管理平臺。
而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包括由學生信息管理、學生成長檔案、學生綜合素養評價等組成的學生管理平臺;由教師信息管理、教師評價、教師校長隊伍管理、績效工資管理等組成的教師、校長隊伍管理平臺;由學校信息、政教、教務、校產、圖書管理等組成的數字化學校管理平臺;由對教育教學質量、資源的使用情況等進行統計分析、評價評優、分析決策等組成的數據分析評測平臺;由涵蓋視頻資源池和錄播資源池,實現遠程視頻課堂、優質資源“班班通”、視頻資源、錄播課堂在線點播等業務的整合管理,實現視頻會議、多校之間的校長研討、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領導遠程會商等應用組成的視頻云平臺;由信息發布、網站群、論壇、移動客戶端服務等組成的服務管理平臺等。
2017年,我市還將實施校長信息化能力和教師信息化應用水平提升工程,啟動全市中小學自動錄播教室建設工程,實施遠程“同步課堂”精準幫扶工程。做好“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曬課、評課活動的技術保障工作。
分享到:
責任編輯:王志學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