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7-02-27 13:41:02
2月25日,在濱州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濱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呂德章作了關于濱州市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書面報告。
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預期增長7.5%左右
報告指出,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全面分析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和我市發展實際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分析平衡,初步確定今年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左右,進出口總額增長平穩,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6%以內,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和8.5%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4.6‰以內,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
深化與京東、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合作,力爭全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700億元
報告指出,今年我市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努力培育高端鋁產業、新型化工、糧食加工、家紡紡織等“四大千億級產業集群”,鋼鐵、電解鋁、煉油、化工等行業產能利用率達到80%以上。加大擔保圈、互保鏈等金融風險防控和化解力度,力爭全市不良貸款新增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進一步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推動電力體制改革,擴大直接交易電量規模和用戶范圍。
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等項目,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和質量安全監管,叫響“濱州黃河邊、綠色農產品”品牌。做好低洼鹽堿地海水稻新品種引種實驗研究,加快“渤海糧倉”示范工程實施。對接京津冀和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優質農產品供應,推進沿黃生態高效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
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大力實施質量品牌提升行動、“互聯網+”制造業行動、四大產業集群提升行動,推動主導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大力培育名牌企業和名牌產品,積極擴大全市專利等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規模。
提升服務業發展質量。著力推動現代物流、金融保險、研發設計、商務中介等生產性服務業創新發展,大力發展商貿流通、健康養老、旅游休閑、家政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深入實施“旅游+”戰略,推進旅游與農業、工業、文化、科技、城鎮融合發展。積極推進電子商務、大數據發展,深化與京東、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合作,力爭全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700億元。
年內實現5.9萬農業轉移人口和5萬城中村、城邊村原有居民市民化
報告指出,今年我市將著力擴大有效需求,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推進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省市重點項目和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建設進度。放開民間投資市場準入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完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領域鼓勵民間投資參與的政策措施。搶抓國家開展拉動城鄉居民文化消費試點機遇,推動文化消費數字化、網絡化發展。推進人口市民化進程,實現5.9萬農業轉移人口和5萬城中村、城邊村原有居民市民化,穩步擴大城市居民住房需求。培育出口產業集群,推廣西王等企業海外并購經驗,鼓勵企業以產業鏈配套、供應鏈協同等方式聯合開拓國際市場。
年內實現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創建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00個左右
報告指出,今年我市將優化區域發展格局,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戰略,推進產業、科技、人才等方面務實合作,加快北汽濱州汽車零部件輕量化項目二期、美國江森汽車電池等項目建設。
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力爭濱州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獲得國務院正式批復,2×3萬噸級液體化工碼頭工程建成運營,確保小清河復航工程年內開工建設。力爭濟濱城際鐵路年內開工建設,加快濱港鐵路二期、濟青高鐵、黃大鐵路等工程建設。全力推進秦濱高速埕口至沾化段、長深高速高青至廣饒段和濟青高速改擴建工程建設,加快黃河第四大橋、沾化至臨淄高速、G228丹東線濱州段等前期工作。實施長江一路、渤海十六路貫通工程和渤海七路、黃河六路改造工程,年內新開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16.8公里。推進“氣化濱州”工程實施,力爭城鎮居民、公共服務等領域城市燃氣應用率達到全省平均水平。
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到2017年底,力爭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8%左右。抓好濱州市大城市試點、鄒平縣中等城市試點、博興縣I型小城市試點和省級重點示范鎮、特色小鎮建設。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實現全覆蓋,存量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全部完成。開展美麗鄉村示范村、示范片區創建活動,年內創建市級示范村100個左右。
主城區、縣城區和城鄉結合部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淘汰
報告指出,今年我市將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升綠色發展水平。狠抓節水型社會建設,積極創建全國水生態城市。推進城區水系連通工程,完成南環水系貫通中段綜合治理工程。繼續實施林水會戰,完成合格造林面積10萬畝,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60余平方公里。建設好黃河島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啟動博興打漁張雙臺省級濕地公園、高新區龍江省級濕地公園建設,實施套爾河海岸線整治修復項目。
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探索建立建設項目環評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落實“氣十條”,年內完成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完成燃煤小鍋爐淘汰治理,主城區、縣城區和城鄉結合部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淘汰。全面落實“水十條”,實現6個國控斷面全指標考核達標。全面落實“土十條”,啟動場地土壤污染治理。抓好廢舊家電、電子垃圾等“城市礦山”的回收再利用,力爭列入全國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范基地。
今年將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全面推行按病種付費、按床日付費、總額預付等復合型付費方式
報告指出,今年我市將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持續釋放發展活力。研究完善投融資體制改革相關政策措施,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各類合作金融組織的改制重組。6月底前在全市公立醫院建立由理事會、執行機構、監事會為框架的法人治理結構,深入推進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以市為單位組建公立醫院藥品采購聯合體,進一步理順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全面推行按病種付費、按床日付費、總額預付等復合型付費方式。
年內完成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校舍建設項目463個,改造棚戶區1.11萬戶,完成55個老舊住宅小區整治
報告指出,今年我市將統籌社會事業發展,強力推進改善民生。建立鞏固脫貧長效機制,全面完成脫貧任務。加快推進產業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深化企業扶貧行動;發揮金融扶貧作用,力爭年內發放扶貧再貸款6億元、小額扶貧信貸投放額度達到3.5億元以上。新增城鎮就業3.55萬人。
完成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校舍建設項目463個,全面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問題;完成義務教育“全面改薄”校舍項目71個、“足球進校園”項目67個;推進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年內新建、改擴建幼兒園50所。加快市人民醫院西院區、市中醫院新院、市婦幼保健院和精神衛生服務中心“三院一中心”項目進度,年內全部開工建設。全市改造棚戶區1.11萬戶,完成55個老舊住宅小區整治。
(記者 李鵬飛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