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17-02-27 11:34:02
2月25日,在濱州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濱州市財政局局長傅成棟作了關于濱州市2016年預算執行情況與2017年預算草案的書面報告。
報告指出,2017年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全面落實中央、省、市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各項部署,堅持問題導向,遵循“統籌兼顧、精打細算,積極而為、量力而行,民生優先、注重績效”的理財理念,狠抓增收節支,強化資金統籌;優化支出結構,突出保障重點;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和預算評審,提高預算編制精準性;落實內控制度,夯實管理基礎,健全完善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現代預算制度,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財力支撐。
去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0.01億元
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371.81億元,其中:當年預算收入220.01億元,同比增長8.2%,完成匯總預算的101.8%;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債券收入7.3億元(不含置換債券122.25億元),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補助102.62億元,調入資金、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及上年結轉收入等41.88億元。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371.81億元,其中:當年預算支出320.53億元,同比增長3.6%,完成匯總預算的98.8%;債務還本支出2350萬元,上解省支出、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及結轉下年支出等51.04億元。收支相抵,當年收支平衡。
去年市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206.79億元
2016年,市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206.79億元,其中:當年預算收入21.53億元,同比增長42.6%(主要是耕地開墾費、罰沒收入等一次性非稅收入項目增收6.51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16.2%;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債券收入7.3億元,稅收返還、轉移支付補助及縣區上解收入157.88億元,調入資金、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及上年結轉收入等20.08億元。市級當年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1378萬元,同比增長120%,主要是新增金融保險機構增收。
市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206.79億元,其中:市本級支出57.52億元,同比增長10.1%,完成調整預算的89.4%(主要是按規定收回部門結余結轉資金所致);市對下稅收返還及轉移支付支出102.38億元,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債券對下轉貸支出3.7億元,上解省支出、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結轉下年支出等43.19億元。
今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232.95億元
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預期和各項政策性收支增減因素,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232.95億元,比上年同口徑增長8%。全市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債券收入、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補助、調入資金、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上年結轉收入等139億元,收入共計371.95億元。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336.34億元,增長4.9%。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加上解支出、債務還本支出及結轉下年支出等35.61億元,支出共計371.95億元。
今年安排民生類、業務類、發展類項目支出預算70.24億元,比上年預算增加19.77億元
報告指出,按照“保民生、保運轉、保重點、防風險、促改革”的順序,一是安排市直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經費和日常公用定額等基本支出21.94億元,比上年預算增加3.36億元。二是安排民生類、業務類、發展類項目支出預算70.24億元,比上年預算增加19.77億元。項目支出預算具體安排情況如下:
農業方面——安排3.24億元,增加5088萬元,增長18.6%。主要用于安排精準扶貧資金以及農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林水會戰投入,安排林業發展專項資金,統籌水利專項收入、水資源費收入(含結轉)等安排水利發展專項資金。安排“一事一議”資金,繼續安排農業示范園區建設、農業保險保費補貼、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村級防疫員補助、農機購置補貼、食用農林牧漁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抽查、糧食風險基金配套、水資源檢測、防汛抗旱、氣象服務等資金。安排村級組織運轉保障經費。新增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經費400萬元。原棉花生產機械化作業補貼專項100萬元調整為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獎補資金。
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方面——安排2.23億元,加上再擔保基金增加8276萬元,增長34.4%。主要用于人才發展專項、環境保護專項、科技發展專項、旅游發展專項、科普活動等專項資金,安排“一館三中心”建設資金,行政事業單位工會經費增加100萬元,用于工人文化宮運行維護。繼續安排安全生產、經貿促進活動、規范化改制企業費用補貼等專項資金。安排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增加1000萬元用于品牌建設、標準化建設費用補貼和散煤清潔化治理補助。繼續安排政府投融資管理經費、政府購買績效評價服務支出。
教育方面——安排5.18億元,增加5024萬元,增長10.7%。主要是落實城鄉義務教育保障經費、中職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原民辦代課教師教齡補助、各類學生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貼息政策。繼續安排學前教育專項、“三名工程”、新疆等內地少數民族班補助等支出。安排市屬中學建設資金、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農村義務教育“全面改薄”獎補、市屬學校建設、師資培訓等資金。新增市委黨校二期工程前期費用350萬元。
社會保障和撫恤方面——安排4.97億元,增加8150萬元,增長19.6%。安排居民醫療保險市級補助6083萬元,增加399萬元,年人均補助標準由420元提高到450元。安排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府補助2210萬元。安排城市和農村低保2962萬元,增加117萬元。繼續安排農村五保供養、在鄉復員老軍人和老黨員等各類優撫對象以及退役士兵等補助。繼續安排高齡老人補貼、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生活不能自理殘疾人護理補貼、孤兒和困境兒童生活補助、困難軍轉干部生活補助等救助資金。繼續安排就業創業、養老服務業等專項資金。繼續安排濱州港失海漁民補償。新增義務兵家屬優待金、支持社會工作發展資金、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扶持資金、未成年人社會保護經費、困難殘疾人護理補貼共704萬元。
社會事業方面——安排3.64億元,增加1563萬元,增長4.5%。新增博物館展廳布展經費500萬元。新增政府購買新聞服務支出500萬元。繼續安排基層公共文化建設、政府購買公益性演出場次補助、文藝創作獎勵、文物保護、劇團改制基數和設備提升改造、圖書購置、年度比賽及獎勵、運動員伙食補助、體育場館運行維護等支出。安排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經費700萬元,增加500萬元。改革場館運行經費管理模式,安排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市民活動中心免費開放補助520萬元。體彩公益金支出安排1615萬元,主要用于“15分鐘健身圈”政府采購健身器材、場館設施購建、體育氣膜場地改擴建、賽事等項目。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準,實現年人均補助標準由45元提高到50元。
公共安全方面——安排4.75億元,增加2049萬元,增長4.5%。繼續安排綜合治理、消防員防護裝備購置費、涉法涉訴救助、市級法律援助、紀檢和公檢法辦案及業務補助等資金。部門非稅收入增收重點考慮人民警察訓練基地、看守所、拘留所、審判法庭等建設項目需求,另從統籌財力中安排審判法庭建設資金3200萬元。
基本建設和城建方面——安排26.61億元,增加8.29億元(不含償債準備金7億元),增長45.3%。安排環衛、園林養護綠化、垃圾焚燒發電補貼、污水處理補貼等9972萬元,增加1374萬元。繼續安排公園、垃圾轉運、市政設施、污水管網、餐廚垃圾處理服務費等運行維護費補助和城市居民供暖補貼、黃河公鐵路橋財政補助、濱沾鐵路運營補助等支出。安排城市防汛、供熱熱源及管網建設支出1.91億元,增加5800萬元。新增規劃編制經費2079萬元、政府購買施工圖審查服務費531萬元、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350萬元、市直機關事業單位老舊小區專業經營設施設備改造升級補助資金500萬元。
一般公共服務方面——安排3.79億元,增加4589萬元,增長13.8%。主要是安排市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履行職能經費補助。繼續安排黨政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黨建電視頻道運行經費、政府購買建設項目預算評審及跟蹤審計服務支出、市直機關事業單位辦公用房維修費、收入征管獎補、對口支援等支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