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全部

濱州濱城:“一約三會”促移風易俗 破立并舉樹文明新風

來源:閃電新聞

作者:呂敏

2024-09-18 11:16:09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8日訊 “過去辦事追求排場,一場席下來花費大幾萬,現在不僅花得少了,符合標準村里還給錢。”說起變化,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可以說是給老王這個老桃李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事了。據了解,濱州市濱城區桃李社區自成立以來一直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居民家中辦喪事,孩子當兵、考大學,桃李股份經濟合作社都會按標準進行補貼。

近年來,濱城區市東街道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為抓手,積極推進移風易俗走深走實。其中,桃李社區堅持破立并舉、創新工作方法,讓文明行為成為常態,讓文明風尚蔚然成風。

市東街道桃李社區在2023年建立“桃李·悅禮”移風易俗工作品牌,以品牌效應激發精神文明蓬勃生機。為深化品牌內涵,社區試點推行“一約三會”工作模式,即制定12大項19小項《桃李社區居委會居民公約》,搭建社區黨員大會、紅白理事會、居民議事會平臺,積極引導群眾杜絕鋪張浪費,破除封建迷信,摒棄婚喪陋習,形成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等文明新風尚。

原桃李村經過2018年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后,更加注重移風易俗工作開展。在桃李黨總支帶領下,桃李公益性公墓進一步建設完善,在《市東街道桃李社區居委會綜合管理制度》架構下進一步細化制定《桃李社區紅白事指導標準》,公布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場所內部。標準對宴席規模、費用等作出明確指導,充分響應提倡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的號召,有效減少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等不良風氣。老書記張新國逝世時以身作則、喪事簡辦,在社區引起強烈反響,良好風氣自此蔚然成風。2019年,市東街道桃李社區被評為市級“優秀紅白理事會”。

“移風易俗改變的是習慣、是風氣,除了著重改善紅事白事風俗習慣,我們也注重在倡導文明行為、保護衛生、愛護公物、敬老愛老等方面下功夫,同時發揮支部黨員、實踐活動的作用,讓居民真正參與進來。”桃李社區黨總支書記杜前衛介紹說。據悉,這里實體建立了“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宇黨小組—小區樓道長”四級黨組織架構,社區黨員經常以召開黨支部會議、黨員大會為契機,進入樓道清理衛生;根據居民反映訴求和日常檢查情況,累計更換桃李幸福家園小區樹木58棵、路燈27座,修補路面2000余平;在小區內設置多個寵物便便箱,全面宣傳文明養犬知識;桃李股份經濟合作社為100余戶60周歲老年人每月發放養老金,老年困難戶還額外發放補助金,每年重陽節都會有愛老活動開展。在桃李社區,通過一系列移風易俗措施的落實落地,群眾心中種下了一顆顆講文明、樹新風的“種子”。

風俗習慣歸根結底還是思想觀念的問題,教育引導是推進移風易俗的首要任務。市東街道注重以文化人,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各類活動。在轄區,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廣泛開展剪紙、面塑等課程培訓,組織書畫沙龍、讀書會等居民活動,開展秧歌大賽、鬧元宵猜燈謎、老百姓大舞臺文藝演出等“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將移風易俗理念融入文化活動中,讓居民在娛樂中接受教育,在欣賞中提升素養。

站在新的起點上,市東街道將持續深入推進移風易俗,著力探索、培育、打造移風易俗示范樣板,讓文明新風吹拂各個社區、吹進群眾心中,讓文明之花在市東這片熱土上綻放得更加燦爛奪目。

閃電新聞記者 呂敏  通訊員 孫悅麗 濱州報道

[責任編輯:呂敏 王春雷 劉欣 張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文明新風潤鄉土|杜店街道以“小切口”推動移風易俗大變革

文明新風潤鄉土|杜店街道以“小切口”推動移風易俗大變革

近年來,為進一步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鄉風,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杜店街道積極發揮群眾自治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引導居民喜事新辦...[詳細]
閃電新聞 2024-09-18
濱州城管800余名職工護航中秋 全城聯動守護美好

濱州城管800余名職工護航中秋 全城聯動守護美好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8日訊 為給廣大市民營造干凈整潔、有序規范的中秋假期出行休閑城市環境,濱州市城管局800余名一線職工堅守崗位,全力...[詳細]
閃電新聞 2024-09-18
月下綺夢|三維水墨中的中秋幻境

月下綺夢|三維水墨中的中秋幻境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7日訊 中秋佳節如約而至。在這個收獲與團聚的季節里,我們用現代科技的語言,勾勒出一幅幅傳統韻味濃厚的水墨畫卷。讓...[詳細]
閃電新聞 2024-09-17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