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4日訊 為深化拓展“17個起來”主題宣傳行動,深入挖掘濱州53項冠軍產品背后的故事,全方位展示濱州工業產業的雄厚基礎和科技發展的巨大潛力,展現冠軍產品背后所蘊含的優秀企業文化,彰顯濱州企業家爭做改革創新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的成績和風采。7月11日上午,濱州市“品牌背后的故事”行進式主題采訪活動正式啟動。
7月13日下午,行進式采訪團走進山東開泰集團。當木材的溫潤遇上金屬的剛毅,當傳統工藝碰撞現代科技,一場關于表面處理的革命正在上演。在山東開泰,一場由內而外的“補鈣”與“美容”之旅,正悄然改變著工業品的“顏值”與“體質”。
在山東開泰集團的實驗室里,每一次拋丸沖擊都仿佛是在為金屬“補鈣”。通過精心設計的拋丸軌跡,每一顆丸粒都準確無誤地擊打在金屬表面,不僅清除了表面的氧化層和雜質,更在微觀層面形成了一個致密的保護層,大大增強了金屬的耐腐蝕性和機械強度。
山東開泰集團副總經理吳成民說:“我們通過這幾十年的研發,金屬表面處理鑄鋼丸,我們形成一系列的產品,十年磨一劍的精神,通過技術的儲備,和我們研發團隊的創新,解決了一系列的金屬表面處理的難題。”
如果說“補鈣”是為了強健金屬的內在,那么“美容”則是為了提升它的外在。開泰研發的智能拋噴丸表面處理工藝,就像是工業品的美容師,通過精細的打磨與拋光,使金屬表面呈現出鏡面般的光澤,消除了瑕疵,提升了質感。對于航空、汽車、軌道交通、工程機械、海工裝備等行業而言,這不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品質的象征。
山東開泰集團副總經理吳成民說:“整體來說中國裝備制造業處于一個提質增效、需求量進一步擴大,因為隨著中國的軌道交通、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海工裝備,中國未來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我們也做足了充分的技術準備,今年上半年,出口能增長30%左右,國內能增長20%左右,行業的需求量帶動了我們整個銷量的提升。”
每一次的拋丸都是一次科技與藝術的交響,每一次沖擊都是一次對完美的追求。通過智能拋噴丸表面處理工藝,開泰智造不僅為工業品“補鈣”美容,更在全世界范圍內,書寫著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的輝煌篇章。
閃電新聞記者 呂敏 陳帥 王飛飛 周建輝 濱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