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3日訊 濱州市沾化區立足沾化冬棗產業發展實際,創新打造沾化冬棗·界別同心匯聚識平臺,深入開展“4+X”聚識活動,進一步延伸政協委員履職觸角,助推冬棗產業高質量發展。
眼下,在沾化區九牛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60萬元建設的9個冬暖式大棚已經進入掃尾階段,建成后可以更好地提高冬棗品質,提前上市搶占市場。
沾化九牛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薛玉華說:“設施農業的發展給農民增收帶來很大的好處,提高種冬棗的效益,同時,我們也是反季節性,我們今年剛栽的冬棗,也就是明年的6月份我們就可以上市。”
在冬暖式大棚的建設中,沾化區政協成立的沾化冬棗·界別同心匯會發揮了重要作用。薛玉華是沾化冬棗·界別同心匯被輻射的界別群眾,他在大棚建設中遇到的資金、技術等問題都通過該平臺得到了解決。
據了解,“沾化冬棗·界別同心匯”團隊成員主要以從事冬棗產業相關的政協委員、冬棗專家為主,以團隊成員來輻射帶動界別群眾,除去送政策以外,還通過發揮智力密集、人才薈萃的優勢,送技術、送服務到田間地頭。
沾化冬棗研究所所長于洪長說:“幫著棗農解決在生產、加工、銷售方方面面的,整個產業鏈條上的實際問題,總的目的就是為棗農提高收入,助推我們產業發展。”
同時,借助沾化冬棗·界別同心匯,打造了學習交流的園地、議政建言的平臺、了解民生的窗口、凝聚共識的渠道,今年以來,共開展實踐活動15余次,輻射界別群眾300余人,解決群眾身邊的困難和問題一百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