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閃電新聞
2024-04-28 17:22:04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8日訊 濱州市濱城區市西街道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形成以需求為軸、以社工為線,匯聚“N”項資源為拳的“1+1+N”工作模式,深入推進以社區為平臺、以社會組織為載體、以社會工作者為支撐、以社區志愿者為輔助、以社會慈善資源為補充的“五社聯動”助殘綜合服務體系,探索出了“機制賦能”提升“五社聯動”的市西路徑。
“1”是以需求為軸,帶動助殘服務“有聲有色”
推行“五門一聲”,提升服務質量。市西街道通過22個社區180名駐站社工帶領志愿者推行“五門一聲”工作法(敲開家門、服務上門、政策進門、打開心門、找準竅門、聆聽心聲),逐戶走訪,精準摸排出智力精神類186人,肢體殘疾類506人,視力聽力言語殘疾類122人,多重殘疾類92人,詳細掌握了每位殘疾家庭的需求,為助殘工作的個性化、專業化,奠定了數據支撐。
建立“四色臺賬”,實行量體裁衣。按照殘疾群體實際需求,市西街道按顏色對殘疾群體建檔立卡,建立起紅、藍、綠、黃“四色臺賬”,提高助殘服務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確立“四項清單”,明確主體責任。在建立“四色臺賬”的基礎上,市西街道梳理形成了需求、資源、項目、責任“四項清單”。社工摸清需求,社區統籌資源,社會組織承接具體服務項目,街道壓實民政所、社工站、社區社工分站、網格社工等相關責任。截至目前,已為100余名殘疾人家庭提供了包括心理慰藉、輔助就業、康復訓練等多項精準服務。
“1”是社工為線,串起助殘項目“支持實體”
聯動社工力量,牽起服務主線。以駐社區社工為線,街道充分發揮社工的專業支撐優勢,與社區志愿者建立嵌合式聯動模式。在街道實施的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精神障礙社區康復和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等服務項目中,街道引入了海燕社工、如北辰社工、陽光家庭關愛、醫路相助等5家專業助殘社工組織,聯合社區志愿者組織開展了108個個案、34次小組和200余次社區助殘活動。設立了巧手創業靈活就業手工小組、思源互助小組,開展社區“關愛弱勢群體 點亮精彩人生”直播培訓活動等,幫助13名殘疾人學會短視頻制作和直播帶貨,實現了靈活就業。
聯動社會組織,支撐服務動能。街道依托“如北辰”宋磊、“海燕社工”谷海燕等部分社會組織負責人,身為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身份優勢,開辦了3處“社會組織+兩代表一委員”助殘特色工作室,通過采取“雙向三方六步”工作法(“雙向”即各代表委員,以駐室聽需求和入戶摸需求的“雙向”為民服務為切入點,發揚“一線工作法”,切實提高工作實效;“三方”即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組建三支服務隊伍,參與“文明城市創建”、扶危助困、清除積雪等重點工作中;“六步”即工作室嚴格按照登記、接待、轉辦、處理、反饋和歸檔的六步工作流程),溝通相關主體,將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履職觸角延伸到“五社聯動”中。兩年來,3個助殘特色工作室,有計劃地開展“星空家園德暖工作室”、“彩虹人生”、“思源互助”、“身殘志堅非遺手工”等特色助殘項目12個200多次助殘活動。
聯動社會資源,激活服務力量。同時,街道深入挖掘社區資源,培育2960名骨干志愿者2960名,讓社工在心理咨詢、家居環境改善、就業創業等面向殘疾群體的微公益項目中唱主角,擔重任。讓社工成為實現殘疾群體需求與各類資源的有效銜接,為殘疾人打造出家門口的“溫馨港灣”。
“N”是資源為拳,匯聚助殘工作“八方合力”
鏈接社工資源,承接起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困難殘疾群體救助等政策事項。在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中,市西街道在委托濱州市如北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進行調研評估、發動宣傳、入戶服務的同時,在殘疾人康復指導站和社區康復站點分別設置了康復區和租賃區,為殘疾人服務更精細、更精準、更專業、更系統。
鏈接社區資源,開設啟音啟智自閉癥兒童康復中心、如北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心連心藝術團、霞光藝術團等社會組織20余家,為殘疾群體提供就業、康復、教育等多項資源。在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上,針對68戶殘疾人不同的需求,由如北辰專業社工機構根據服務對象需求提供生活照料、居家環境清潔、康復護理、心理疏導等服務,鼓勵他們通過照護能夠盡可能自理,提升自我生活技能,鼓勵他們自食其力。在做好殘疾人照護的同時,如北辰社工組織又對服務對象家屬的生活照護和心理康復培訓指導,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開設了殘疾人就業、創業培訓班,提高殘疾人的勞動技能和就業能力。兩年來,海燕社工、如北辰社工組織,常態化每月為轄區12名重度殘疾人提供居家助潔、環境改善服務。
鏈接志愿者,先后成立思源志愿服務隊、久久紅盾志愿服務隊、活塞志愿服務隊、魏愛前行志愿服務隊等助殘志愿服務團隊131支,為殘疾群體提供助餐、助潔、助急、助醫等多樣化服務。如彩虹湖社區社工站聯系孝善食堂,為慶豐小區獨居殘疾人耿樹軍解決了午餐、晚餐的問題;思源志愿服務隊為因病致殘的退伍軍人小旭,在小區樓道門口進行無障礙坡道改造,解決了小旭想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的需求;魏愛前行志愿服務隊為精神障礙殘疾人小梅的女兒提供助醫服務,聯系轄區優撫醫院,及時進行精神障礙評估和干預治療。
鏈接慈善資源,推行“善行市西”慈善項目,設立22支社區慈善基金,共募集社會慈善資金50余萬元,為各項助殘活動的開展提供資金和物質保障。兩年來,先后投入慈善基金10萬余元,建立起“汝憶愛”家鄉助殘直播平臺、開展“鋤禾農療坊”、星空家園德暖工作室、彩虹人生、思源互助、身殘志堅非遺手工等助殘項目6個,并投入18萬元在利民社區、碧林花園社區、彩虹湖社區開辦3處“微工廠”,解決了77個殘疾家庭的靈活就業機會問題。
將黨的核心作用、組織優勢貫穿于“五社聯動”的全過程、全鏈條,把黨支部建在“鏈”上,以志愿服務為“五社聯動”提供保障,統籌和拓寬社會資源渠道,讓“五社聯動”高質量發展步入“快車道”。濱城區市西街道黨工委書記許安琪說。
閃電新聞記者 周建輝 通訊員 董高峰 楊雅婷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