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1日訊 9月21日,濱城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聚焦民生品質”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濱城區衛健局黨組書記、局長鄭軍,濱城區衛健局黨組副書記、區計生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曼麗,濱城區衛健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閆磊磊,介紹衛生健康系統圍繞民生品質更實、更好地讓廣大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等相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鄭軍介紹,近年來,濱城區衛生健康系統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核心,緊緊抓住群眾最關心、最期盼的民生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全區衛生健康事業穩步發展,主要健康指標全面優化,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持續提高。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濱城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先后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濱城區推進緊密型區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實施方案》等10余個改革文件,突出頂層設計,健全醫改政策體系。探索建立“上聯下共”模式,打造市中心城區分級診療新模式。“上聯”,即組建以濱醫附院為技術核心的醫聯體醫院,并與濱州市人民醫院、濱州市中醫醫院、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天津腫瘤醫院等多家上級醫院深化合作,不斷提升區級醫院醫療服務水平;“下共”,即由2家區級醫院分別牽頭,與12家基層醫療機構組建2個緊密型醫共體,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實施傳幫帶,落實分級診療。新模式運行以來,濱醫附院等上級醫院累計下派專家值診2276人次,開展學術講座152次,參加手術877臺,診治患者2.01萬人次,填補了3項醫療技術空白;區級醫院下派專家值診1978人次,培訓基層醫護人員3765人次,推廣適宜新技術8項;創建“名醫基層工作室”19處、基層特色科室13個,基層醫療機構接診能力顯著提升,“首診在基層,大病不出區”的分級診療目標初步實現。
醫療衛生服務設施極大改善。濱城區委、區政府把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大力推進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81億元,實施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工程,建成投用區傳染病救治中心、區人民醫院病房樓、醫技樓、區婦幼保健院服務樓,完成區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提升改造15處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投資2.49億元,興建市立醫院中醫康養中心;投資2.5億元,實施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提升改造工程,新建3個鄉鎮衛生院綜合服務樓,提升改造3個鄉鎮衛生院門診樓,新建、改擴建業務用房4.6萬平方米,為所有基層醫療機構配備CT、DR、生化分析儀等大型醫療設備,價值8000余萬元;投資1000萬元,實施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建成投用公衛一體化、重點人群查體、區域遠程影像及心電信息管理等信息化系統,為便捷開展在線診療、簽約隨訪、遠程會診和健康評估等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化支撐。
中醫中藥守正創新實現突破。去年以來,濱城區以山東省創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為契機,著力增強中醫藥服務能力,創建市級中醫藥重點專科9個、“山東省基層名中醫工作室”2處、市級中醫藥特色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13處,2家區級醫院均設置中醫科,12家基層醫療機構均能夠提供6類10項中醫適宜技術服務,96%的衛生服務站和81%村衛生室能夠提供4類6項中醫適宜技術服務。全面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通過中醫師承培訓、“西學中”培訓、中醫確有專長培訓、中醫適宜技術培訓等各類培訓,每年培訓700余人次。推進中醫藥“治未病”健康工程,為群眾提供保健咨詢、針灸、推拿、拔罐、足浴、穴位貼敷、中藥熏蒸、中醫康復和調理運動、中藥飲片、中藥湯劑等中醫藥特色服務,每年服務5萬人次以上,中醫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
鄭軍說,群眾滿意度是檢驗醫療衛生服務的“金標準”。我們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開展醫療服務“品質提升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暖心就醫、放心就醫、安心就醫、減少就醫”四大工程,落實57項優質服務舉措。扎實做好 12 類49 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提升“一老一小”、慢病患者等重點人群管理水平。組建家庭醫生團隊222個,簽約服務42.8萬人。基層醫療機構與轄區群眾建立聯動機制,家庭醫生與服務對象每月至少進行1次溝通,及時提供健康咨詢和用藥指導等服務。定期開展“送醫下鄉”“患者大回訪”“全人群入戶隨訪”等活動,及時回應群眾關切,不斷滿足群眾健康需求。以“四送四進四提升”健康促進、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百日攻堅、解決群眾看病就醫不夠便利問題專項整治等三項惠民活動為核心,大力開展衛生健康優質服務,深受群眾普遍歡迎。聚焦幼有所育,以濱城區被確立為省級家庭托育試點區為契機,著力增加嬰幼兒照護服務供給,全區可提供托位5152個,每千人托位數達6.35個,群眾嬰幼兒照護服務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鄭軍表示,濱城區衛生健康系統將緊緊圍繞濱城區委“156”總體布局和“1+8+1”工作體系,聚焦“品質之求、精明之路、擔當之行”,牢牢把握“大衛生大健康”和人口均衡發展大局,高質量抓好新冠“乙類乙管”,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守牢公共衛生安全屏障,全面推進健康濱城建設,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衛生健康事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