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日訊 9月1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大干2023奮勇爭先向前·亮進度——文化品質越來越好”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文聯、市社科聯聯合場。邀請濱州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新聞發言人宋淑芳,濱州市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蔡向東,濱州市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劉長勇,濱州市文聯四級調研員田希婷,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文聯、市社科聯提升文化品質,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蔡向東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社科聯錨定“走在前、開新局”目標定位,圍繞年初“亮目標”承諾,在全面提升理論研究、決策服務、社科普及、智庫建設水平上持續發力,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推出一批有濱州‘熱度’的研究成果”等重點任務達到時間任務“雙過半”、實現多點突破。
強化思想引領,宣傳闡述黨的創新理論。
在2023年度社科規劃課題中設立“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專項,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重大戰略判斷、重大理論觀點、重大工作要求,組織專家學者進行課題攻關,共推出立項課題17項,研究論文15篇。組織成立105人社科普及志愿服務宣講團,聚焦大會精神的主題主線、核心要義、戰略部署、目標要求等進行深刻解讀,深入鄉鎮街道、社區村居、學校企業等,分級分類分眾開展宣講活動,截至目前,已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志愿宣講99場。
聚焦服務決策,助力品質濱州發展。
搭平臺。組織開展2023年“調研濱州”應用類課題研究活動。扎實推動研究“實起來”主題宣傳行動,構建“征策育評薦用”“六位一體”課題研究體系,圍繞關系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研究確定15個重點研究方向。實施“課題研究能力提升行動”,啟動“社科專家大調研”活動,力爭推動形成“研究一個問題,破解一個難題,推動一項工作”的良好局面。開展第32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選。自啟動起共收到成果申報405項,經初審篩選,進入專家評審會成果300項,8月7日至8日,組織召開了濱州市第32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選會議,評審出決策咨詢獎及一二三等獎獲獎成果216項。
借外腦。推動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山東社科院國情、省情調研基地落地濱州。發揮聯系紐帶作用,2月21日,山東社會科學院與濱州市人民政府戰略合作簽約暨揭牌儀式成功舉行,7月1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國情調研鄒平基地揭牌儀式”在鄒平市舉辦。中國社科院、山東社科院高端專家團隊分別來濱州市就鄉村振興、過程黨建等開展了專題調研。
加強智庫建設,提升學術研究水平。
充分發揮社科專家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以轄區6所高校職業院校市委黨校、35家市直部門單位、7個縣市區為主體,整合各方面專家智力資源,建成355人的濱州社科專家庫。有序推進智庫專家培訓行動,聯系舉辦第四期“濱州干部講堂”,舉辦省以上高端專家講座4次。
突出為民惠民,深入推進社科普及
開展豐富多彩的社科普及服務活動。推進社科普及“十進”行動,全市開展非遺文化傳承、“濱州手造”發展等志愿服務活動160余場,已完成年度任務的80%以上。開展社科專家走基層活動共1461場,線下參與24.94萬人。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巡展,截至目前觀展人次達1.2萬。搭建數字化社科普及服務平臺。創新推出濱州市社科普及服務地圖,將124個省、市級社科普及教育基地、78個省市級社科普及示范縣鎮村全部上圖,創建濱州市社科普及服務地圖小程序平臺,及時發布各級社科普及教育基地信息及相關服務活動,增加導航、留言功能,服務“配餐”和百姓“點餐”相結合,實現“一圖在手、服務我有”的目標。開展社科普及工作交流活動。舉辦山東省暨濱州市社科普及周開幕式及全省“社科普及賦能高質量發展”現場會,通過主題圖片展示、社科大篷車志愿服務、“黃河大集”宣傳活動、文化“兩創”故事講述、“黃河泥手造”等非遺現場體驗等,充分展示基層社科普及工作的生動局面。
下一步,濱州市社科聯將緊緊圍繞市委“1+838”工作格局和“1+8+1”落實體系,進一步提高工作站位,堅持用系統的思維、創新的方式謀劃和推進各項工作,整合優勢資源、構建“大社科”格局,確保實現在全省單項工作爭第一、整體工作奔一等的目標,向市委交出一份合格的社科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