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8日訊 8月28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大干2023奮勇爭先向前·亮進度——文化品質越來越好”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團市委專場。邀請團市委書記崔志勇,濱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張惠勇,介紹今年以來,團市委提升文化品質,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張惠勇介紹,近年來,濱州團市委堅決扛牢為黨育人政治責任,始終把引領、教育、服務青少年作為主責主業抓緊抓實,打造了“希望小屋”“濱濱學堂”“流動少年宮”等一系列品牌工作。濱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作為團市委服務全市青少年的實體化陣地,堅持“高標準、公益性、特色化”辦學原則,逐步打造起紅色教育、公益閱讀、研學實踐、科技素養、藝術培訓五大服務板塊,構建起公益課、實踐課、流動少年宮“三位一體”服務青少年架構體系,年服務青少年5萬人次以上。
在積極推進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助力“雙減”、服務基層等中心大局面前,濱州團市委開拓思路,勇于創新,持續提升服務青少年的溫度、準度、效度。通過積極融入全市中心工作大局,“流動少年宮”活動品牌被納入全市民生實事清單,2023年計劃開展各類流動少年宮60場,目前已經開展52場。其中“在知愛建公益行,百場閱讀進社區”活動,自去年6月1日開啟,截至目前已經舉辦了130余場,今年暑期結合暑期開展的“濱濱學堂”,走進了26個城鄉社區開展活動51場,通過講座形式教育青少年,帶動家庭成員“書香點亮萬家燈火”上萬人;組織紅色教育、科普教育、藝術普及課程進校園進基層活動26場,讓基層孩子們真切感受到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結合紀念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開展了濱州市少年軍校暨國防、普法、自護教育訓練營活動,困境兒童少年軍校夏令營活動;為期兩個月的公益課活動開展到第十八期,目前每期服務青少年900余人,提供免費公益課約15000課時。堅持塑造有“根”和“魂”的紅色教育品牌,打造了紅星讀書會紅色教育品牌,舉辦紅色文化課堂、講座等各類活動100余場次,教育引導青少年5萬余人。
今年4月,在全國青少年宮系統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班上,濱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作題為《守初心、活機制、樹品牌——黨建引領下的青少年宮創新發展路徑》的典型發言,向全國160余家青少年宮宣傳推介濱州,打開了全國青少年了解濱州的又一扇窗。
閃電新聞記者 陳帥 濱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