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展現濱州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打造民生事業高地、提升民生幸福高度的生動實踐。濱州市委網信辦聯合市政府辦公室舉辦“溫度濱州--12197 民生實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齊魯網·閃電新聞推出“溫度濱州 實事為民”系列報道,聚焦濱州市2022年12類197項民生實事推進完成情況,著力宣傳濱州市緊緊圍繞“八大品質”提升、聚力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取得的巨大變化成效,充分展示濱州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期關注學校護學崗建設提升。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9日訊 實施學校護學崗建設提升工程,提高社會參與度,全市1056所校區設立“愛心護學崗”,健全完善公安、教育、社區會商研判、定期通報、聯合整治等工作機制,提升學校安全守護能力,是2022年度濱州市政府“12197”民生實事之一。
濱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視“護學崗”建設工作,強化推進、成效顯著。目前,由公安干警、社區工作人員、學校主要負責人、校聘保安共同參與的“護學崗”已實現1327所中小學、幼兒園全覆蓋,進一步筑牢校園安全“第一道屏障”。
上下聯動,剛性要求硬落實。近年來,濱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工作,提出“增強社會化投入,公安部門、鄉鎮(街道)、社區、志愿者等共同構成學校安保力量,形成聯防聯治格局”的總體要求。各級教育部門迅速行動,積極主動對接公安、社區等部門,爭取支持配合,形成聯防聯控合力,為“護學崗”人員提供保障。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濱州市教育局研究出臺《關于加強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安防力量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建立校園“警務室”,打造群防群治校園“護學崗”機制,形成全社會共內參與校園安全治理的長效機制。
部門聯動,強大合力共推進。由政法部門牽頭,會同公安、教育、屬地政府等部門健全完善會商研判、定期通報、聯合整治、聯動應急處置等工作機制,形成聯動、聚焦效應。發動社會力量,增強校園安防社會參與,形成以公安民警為主導,協輔警、城管執法員、街道(鄉鎮)和社區工作人員、學校領導及教職員工、學校保衛干部、保安員、學生家長志愿者共同參與的常態化“護學崗”建設。尤其是突出社區的功能和重要性,實行社區網格員制度,強化屬地管理,打通社區和學校間的協作機制。參與護學人員統一著裝或佩戴學校保衛人員標識,按標準要求攜帶橡膠警棍等相應的安全防衛器械和應急處置裝備,于上下學、節假日放期前至少提前10分鐘到崗。
警種聯動,警力保障強到位。全市各級公安機關每日累計出動警力2800余人次,在全市中小學、幼兒園上下學期間落實校園周邊“高峰勤務”“護學崗”制度。同時,治安、交警等警種科學謀劃、統籌安排巡邏查控勤務,針對上下學主要途經路段,提高巡邏密度和頻次,強化顯性用警,做到“見警車、見警燈、見警察”,實現校園內部防范與社會面防控無縫對接。
校社聯動,社會參與保先機。濱州市完成了全市一鍵報警系統升級工作,一鍵報警系統升級涉及了公安、學校及學校周邊物業保安、商鋪、內保單位等多部位、多點位,在學校周邊200米范圍內進行選址。克服了很多商鋪對此項工作不理解,對一鍵報警系統功能認識不清,擔心隱私泄露等困難,公安民警與教育干部,耐心做好解釋工作,以“一錘接著一錘敲”的釘釘子精神,挨家挨戶做工作,苦口婆心搞動員,贏得了商戶支持。一鍵聯動周邊商鋪報警器實現了向聯動各方手機端推送警情信息,構建了全方位多維度校園安全屏障,為及時有效處置涉校安全突發事件贏得了先機。截止目前,全市投入資金470萬元,安裝聯動設備3090套,實現與周邊商戶聯動的學校936所,參與聯動人員達16000余人,系統升級安裝全面完成。
督導聯動,問題隱患全整改。政法、公安、教育部門結合各自職能,加強對各項校園安全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將成立專門的督導檢查小組,加強督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工作整體推進。對安全隱患較多、安全事件頻發的,通過通報、約談、掛牌督辦等平安建設領導責任制政策措施督促其限期整改;對因工作不力導致學校發生重大惡性案件、群體性事件和安全事故的,實行一票否決,并依法依規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護學崗”建設以來,實現了“護學崗”落實情況督導檢查全覆蓋,今年累計發現風險隱患136項,均及時反饋并整改到位,確保在崗執勤各項工作措施落地落實。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