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7日訊 四扇繒老粗布手工紡織技藝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是在有著2000多年歷史二扇繒老粗布手工紡織技藝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據《沾化縣志》載:元末已將,山西、河北移民大量遷入,建村299個,遂異地文化相互交融,各種手工技藝得到很好傳承和發展,素有“民間手工技藝之鄉”的美譽。明清兩代,在男耕女織的生活模式下,老粗布手工紡織成為家家戶戶農村婦女必備手藝。同時,老粗布產品種類不斷豐富,手工紡織技藝也不斷得到完善和提高。在這種背景下,由手藝精湛的老藝人在傳統二扇繒老粗布手工紡織技藝基礎上,創新發明了四扇繒老粗布手工紡織技藝。
四扇繒老粗布全部手工織成,一般有喜字、反花等20多個花色,因在制作過程中使用四匹繒來分辨經線的格式,故稱四扇繒。具體包括彈棉花、搓卷、紡線、染色、牽機、復引、刷機、遞繒、投柱、織布等多道工序。四扇繒老粗布非遺傳承人姜花格經過多年創新,如今能用四扇繒織出上百種花色的老粗布,她所織出的成品,更是有金花、棗花、反花、珠珠、喜字等花色和大小老粗布床單、涼席等多種老粗布產品,深受傳統手工織物愛好者的喜愛。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