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日訊 為進一步落實農產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實現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質量安全可追溯,濱州市沾化區農業農村局全面推進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嚴把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關。
沾化區下河鄉刁家村農戶王娟娟的果蔬大棚里,沾化區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正在向王娟娟詢問草莓的質量安全追溯問題。沾化區農業農村局為了在源頭把控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加強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無縫隙銜接,制定了農產品的電子“身份證”。
沾化區農業農村局質監科科長吳振美說:“合格證采用生產主體自愿申報的方式,合作社、家庭農場、生產大戶包括小散戶都可以自愿申報。只要他們整個生產過程,生產記錄保存完整,然后嚴格遵守國家的農藥使用管理制度,生產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然后就可以自行開具使用農產品合格證。”
農產品的電子“身份證”就是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是生產者的“承諾書”,是質量安全的“新名片”。通過掃描農產品的電子“身份證”,農產品信息一目了然,不僅是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質量安全監管的新舉措,也為農戶和消費者提供了產品質量的雙保障。
通過合格證制度的實施,實現了生產主體管理、種養過程管控、農藥獸藥殘留自檢、產品帶證上市、問題產品溯源等措施集成,強化了生產者主體責任,提升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能力,更加有效保障了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