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8日訊 1月27日上午,濱州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在濱州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下午參加濱州市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的委員們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在分組討論現場,濱州市政協委員史琴帶來了關于將生長激素缺乏癥納入濱州市居民醫療保險門診慢性病范圍的提案。
史琴表示,生長激素缺乏癥是一種生長發育障礙性疾病,是兒科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之一,患者身高處于同年齡、同性別正常健康兒童生長曲線第3百分位數以下或者低于平均數減兩個標準差,呈勻稱性身材矮小,智力發育正常,屬于“矮小癥”的一個類型。該疾病嚴重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可有自卑、焦慮等表現,顱內腫瘤導致的生長激素缺乏癥多有頭疼、嘔吐、視野缺損等顱內壓增高以及視神經壓迫的癥狀和體征,嚴重可危及生命。
根據《濱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調整濱州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通知》(濱政辦字〔2020〕30號)精神,居民門診慢性病20種擴大到36種,這樣就擴大了參保居民受益面,進一步減輕了患者負擔。但是,生長激素缺乏癥未納入門診慢性病范圍,該類患者最主要的治療手段就是生長激素的皮下注射治療;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分長效和短效針劑,年平均費用約為2.5萬元—6萬元,極大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史琴建議將生長激素缺乏癥納入濱州市居民門診慢性病范圍,把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列入大病特藥范圍,提高報銷比例,進一步提高門診慢性病保障水平,切實減輕參保人員醫療負擔。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