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全部

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交出“紅色辦學”、“產教融合”優異答卷

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作者:

2020-12-09 16:42:12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一年獲得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山東省技工教育先進集體、山東省優質示范校等13個省級榮譽;6次在全國、全省會議上作經驗介紹;學校連續三年招生過千,通過國家文化旅游部門3A級景區驗收并授牌;《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社》等主流媒體多次給予重磅報道……這是今年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亮出的數據、交出的答卷。

多年來,作為濱城區職業教育的“排頭兵”,市高級技工學校以紅色教育為特色,秉持“傳承紅色基因,培養時代新人”的育人理念,堅持“建設一所新學校,打造一支好隊伍,培養一批好學生,追求一個高目標”的“四個一”辦學目標,滿園芬芳,碩果累累,成績有目共睹,影響力日益彰顯。

堅持打造“紅色學校”樣板,“3A景區”里融匯黨校之魂、軍校之魄

四年前,市高級技工學校新校區剛剛在濱城區白鷺湖畔打下第一根地基,便貫徹了紅色辦學的思路。學校校長王樹林將黨校的辦學理念帶進技校,一個個帶著濃厚歷史氣息和革命回憶的地名,賦予學校每一棟建筑“紅色坐標”——同學們每天住宿在“延安”,上學到“韶山”;沿著“淮海路”,一會兒到“古田”;嘉興樓實訓,勞動南泥灣;唱著東方紅,重上井岡山。每個學生一天足不出校,就可以走遍中國的主要紅色紀念地,就能上一堂生動的黨課。

同時,學校把技校建成了“軍校”,實行嚴格的軍事化培訓和日常的軍事化管理,用軍人的紀律磨礪孩子的韌性,培養正能量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以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思政育人的辦學思路,讓“拔節孕穗”期的技校學生樹立好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杭州時代廣場英勇救火的李夢迪,在新疆反恐中沖鋒在前的學生梁光德;海軍大閱兵被習近平總書記接見的韓振凱,舍己救人、獻出生命的“濱州好人”彭中山,每一個名字都足夠驕傲。紅色思想的鑄造,讓高級技工學校走出去的學生們甘于奉獻、敢于擔當。

而今年學校的一大“創舉”,就是掛上了一個別致的“招牌”——把技校裝扮成了3A景區。為了充分利用好紅色資源,弘揚老渤海精神,學校申報了濱州市高級技工學校渤海老區紅色教育基地,并順利通過國家文化旅游部門3A級景區驗收并授牌。

一座身兼黨校、軍校、景區功能的學校,吸引來自國內外800多家團體,2.1萬人慕名而來。別具一格的紅色校園,獨樹一幟的育人模式,引得蝶飛鶯舞,滿園芬芳。學校堅持爭先進位,把技校淬煉成了展示濱城形象的金字招牌。扛旗奪牌、當仁不讓。改革創新,永不停止。

把“車間”搬進校園,以“產教工坊”推進產教深度融合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的一項“職業教育制度建設”的重大改革任務。而近年來,我市也在全力建設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城市,打造職教名城、科創高地。作為全市職業教育版圖中的一塊重要拼圖,市高級技工學校始終堅持探索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而今年傾力打造的“產教工坊”項目,便是學校對“產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有益探索。

今年6月1日,市高級技工學校與山東世紀開元電子商務集團有限公司設計中心、山東程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產教工坊”項目正式揭牌開班。該項目引入世紀開元真實工作任務,模擬企業真實工作場景,企業老師培訓管理,學生按企業員工進行標準化管理,是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一次創新,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對接電子商務行業人才需求、深化產教融合具有重要意義。

產教工坊開班一個多月以來,學員從“不會”到“會”、從“老師領著學”到“自己主動學”,從“有問題找老師”到“積極與客戶溝通”,不僅收獲了知識,提升了能力,也獲得了經濟收入,精神面貌和學習狀態發生了巨大變化。“產教工坊”兩期學員88人,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共完成15000多單的產品設計任務,共創造收益近五萬元。

“產教工坊”項目把“車間”搬進了校園,實現校內生產化實操。充分發揮了學校和企業各自的優勢,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推動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機制,培養社會與市場需要的人才,營造“共贏、共享、共建、共創”的完美局面。“下一步,市高級技工學校將充分發揮學校和企業各自的優勢,助推‘產教工坊’等類似項目多點開花,為打造‘智者智城’、建設‘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職教名城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王樹林說。

創新升級職業教育理念,讓學生人盡其才、身兼數能

多年來,市高級技工學校遵循職業教育的內在規律,積極探索職業教育的創新之路,深化與行業、企業、地方的合作,改革創新學校的管理模式。“我們以校企合作為契機,與多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人才共育,實現校企雙方互贏、互惠、互利。”王樹林說。這種協同育人模式不僅符合社會潮流和雙方需求,更是職業教育持續發展的堅實依托。

在過去的幾年里,學校在職教模式方面的探索緊跟時代趨勢——開設了“三加二”學前教育專業,鼓勵培養的優秀學生自助創業;汽車品牌專業通過強化與保險公司的聯合,探索開設汽車維修、保養定點場所等多種經營模式,走向市場,創造效益;烹飪專業廣開渠道、擴大經營,通過創造品牌贏得市場;電子商務專業也將充分“放飛”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為經營者提供一定數量的辦公空間,讓學生大展身手……各個專業都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名譽、給場所,讓學生亮牌子、賽技能,實現人盡其才,各顯神通。

今年,學校下一步的發展也瞄準了五個“小目標”——繼續搭建好為學生們施展才華的臺子;吹響一個技能強國、人人出彩的號子;培養一批又一批又紅又專的正能量的孩子;創造一個全國獨一無二的紅色校園的牌子;探尋一個產教深度融合的改革創新發展路子。

“希望通過全校上下凝心聚力,讓人人出彩、技能強國的沖鋒號吹遍紅色校園,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自帶光芒、滿滿正能量的人。”王樹林說,通過全面深化內涵、提升品牌影響力,全面完成師德和技能提升、技能大賽突破、內聯外引創新等八大方面的任務,將學校建設成名校、強校。

[責任編輯:楊凡、卜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