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2日訊 10月21日,全國城鄉社區治理宣傳工作暨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培訓班在濱州市濱城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20余位嘉賓組成的觀摩團到彭李街道為民社區、市中街道文匯社區紅色家園服務站、北鎮街道玉龍湖社區基層治理示范點等地進行現場觀摩,參觀了解濱城區社區建設與管理辦法,并交流分享經驗。
北鎮街道玉龍湖社區涉及三個棚改村搬遷過來的居民,共2648戶、服務居民7455人,管理黨員177名。近幾年來,社區積極探索棚改社區治理和服務“665”社區工作法,走出了一條社區治理的新路徑。
北鎮是一座千年古鎮,南北朝的北齊時,就成為古濟水(大清河)北岸的一座重要的水陸碼頭,隋唐時又為蒲臺縣治。宋、金時期,蒲臺縣先省后復,并移治濟水南岸的蒲臺城,這里被改名為蒲北鎮,簡稱北鎮,此后一直沿稱至今,濱州發源于此、根在于此。
渤海老區人民以其斗爭精神鑄造了為后世廣為傳頌的“不屈不撓、艱苦奮斗、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老渤海精神。70多年過去,“老渤海精神”仍汩汩流淌在北鎮人的血脈中。
社區通過探索,打造了“以黨組織為核心、以法治、自治、德治、智治、共治為融合”的“一核五融”工作品牌,為居民提供了精細化、專業化、特色化的服務。初步形成了“服務完美、環境優美、關系和美、人文善美、生活甜美”的“五美”社區氛圍,居民滿意度達到98%以上。
針對新興城市、棚改區建設等方面工作實際,玉龍湖社區逐步探索出新興城市棚改區社區居民利益訴求達成的“665”社區工作法。即,6條渠道暢通居民利益訴求,6種方法達成居民利益訴求,5項措施構建訴求表達協商長效機制。社區通過采取入戶訪、網上曬、線下說、用心察、當面辯、眾人集六條渠道,多方收集居民訴求,全面推進“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試驗區”的創建工作。
社區的錄播室可實現視頻的采集及制作,通過街道的微信公眾號、門戶網站、微博等渠道將北鎮工作、北鎮故事推介出去,傳播北鎮好聲音。
社區的科技館給兒童及居民們傳遞更好的科學知識。棋牌室、書畫室,社區書畫院的老同志們正在進行創作。“好家風閱覽室”,是社區的婦女兒童之家。“四點半”學校,在非上課期間,兒童在這里既能得到志愿者提供的專業教育指導,又能保障孩子的安全,給家長解除了無人照看孩子的后顧之憂。
“自己的博物館、電影院和天文館。”玉龍湖社區北鎮記憶展廳、居民電影院、社區天文館北鎮微視和居民活動室,一路參觀下來觀摩團不僅了解社區“一核五融”社區工作法,更為社區豐富多樣的社區文化形式點贊。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