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9日訊 10月19日,濱州市“雙型”城市建設工程新聞發布會在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濱州市科技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朝暉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就濱州在聚焦十強產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回答記者提問。
李朝暉介紹,根據濱州市“雙型”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分工,濱州市科技局負責推進科技創新工作專班工作,聚力科技創新驅動,推進科教強市、實業興市、服務活市,具體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
在創新主體培強上精準發力。印發《濱州市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方案》,實施高新技術企業三年培育計劃,分兩個批次推薦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50家,比上年增長47.06%,預計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0家以上。上半年,濱州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40.36%,較2019年提高9.36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2.61%,增速列全省第2位。鄒平高端鋁材成功獲批2020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在創新平臺建設上縱深推進。深度參與“五院十校N基地”全域創新體系建設,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已完成35家機構簽約。展示中心大廳硬件、軟件已基本到位,陳展布展基本就緒,具備試開放運行條件,定于10月24日正式對外開放。魏橋國科研究院先后孵化“魏橋國科(濱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國科輕金(濱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加速科技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現已完成3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簽約落地和3個研發項目的投資決策;7個研究中心除新能源研究中心外,其他6個中心均已確認合作院所,或已開展科研合作。發揮以“兩院”為核心的渤海科創城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各縣(市、區)建設10家以上標桿式新型研發機構,引進和培育N個不同模式、不同路徑高水平“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積極構建“1+10+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
在創新要素集聚上攻堅突破。擬定2020年度對接京津冀方案,分別與南開大學、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等進行對接交流,引進技術轉移轉化機構5家。依托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成立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濱州分院,加速融入全省科技創新體系。
在創新服務質效上全面提升。針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和變化,對1039家企業開展網上問卷調查,印發《科技惠企政策摘要》及《科技型企業服務指南》1200份,舉辦網上專題培訓5期,累計培訓企業1169家,培訓人員3500余人。針對企業科技金融需求,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精準推送科技金融政策500余條,10個縣市區全部落實科技成果轉化貸款風險補償政策。上半年,濱州市共發放科技成果轉化貸款22筆,金額1.059億元。
下一步,濱州市科技局將強化創新責任、堅定創新自信,圍繞“五院十校N基地”全域創新體系格局,開展“重點工作攻堅年”和“產學研突破年”活動,大力推廣“院系+研發中心+產業園”三位一體的“魏橋模式”、“N1N”產教融合發展的“京博模式”、“研發+中試+轉化+職教”的“黃海模式”、“康養+研創+制造+職教”的“愉悅模式”,實現校企深度合作、產教精準對接,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方法路徑,在全省科教改革攻堅中展現濱州作為、提供濱州方案。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