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10-19 15:30:10
齊魯網濱州10月19日訊 自2019年3月濱城區被民政部確認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以來,濱城區緊扣目標,突出重點,將創建工作與棚戶區改造有機結合,全面落實創建任務,奮力走出一條符合地方實際、具有濱城特色的社區治理之路。具體講,就是通過自上而下工作推動,自下而上協調訴求達成,“五級閉環”有效運轉,多元參與“互通融合”,服務居民“精準有效”,傾力打造以黨建為核心,融合法治、自治、德治、智治、共治的“一核五融”社區治理品牌,努力讓居民滿意、為城市添彩。
堅持“創治”同行,展現實驗路徑。搭建“區級—街道—社區—小區(居民小組)—居民”五級協商載體,37個城市社區已建立居民議事懇談室、協商議事園等協商議事場所;打造睦鄰點115處,睦鄰驛站73個;積極培育家長里短服務隊、左鄰右舍幫幫團等有代表性的社區自治組織86個;挖掘培育樓道長、居民骨干帶頭人500多人,收集社情民意,形成了“發掘-動員-培訓-輻射帶動”的居民骨干培養模式,為小區“精管理、微自治”打下基礎。依托城鄉社區、小區建立社區自組織服務平臺,提供組織運作、活動場地、活動經費、人才隊伍等方面的支持。通過協商合作、賦能培訓、建立規則共同參與社區公共事務;通過培育社區自組織領頭人,帶動更多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把社區建設成為守望相助、疾病相扶、鄰里相親的溫暖的生活共同體。
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社工、社區志愿者“四社聯動”機制,暢通多元參與社區治理渠道,激發各主體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為居民提供精細化、精準化、專業化的服務;織密社區、小區志愿服務網絡,組建涵蓋文體娛樂、關愛老人、關懷未成年人等各個領域的志愿服務隊伍200多支,成為全科大網格下服務力量的有力補充;結合實驗區創建,征集社區治理服務項目,積極推進眾智社工、海燕社工、陽光社工等專業社工機構對接入駐社區,開展居民協商和自組織培育活動。構建精細的網格志愿服務體系,在社區、小區建立起志愿服務組織,壯大志愿者隊伍,推行“1+N”模式,按照社區每300戶-500戶設置一個網格配備N名志愿者,網格員與志愿者共同發現、反饋解決問題;每季度組織專場培訓、主題沙龍、優秀案例評選表彰,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濱城實驗路徑,總結形成“棚護棚伴員”“和事佬”“民主議政日”“樓道拉呱會”等治理案例,收集處理民意6230余條。
這些年,濱城區堅持“改前政策引到位、改中糾紛解到位、改后服務想到位”,把“治理體系全覆蓋、社情民意全掌握、為民服務全方位、矛盾糾紛全調處”落到實處,通過多元參與民主協商,多途徑實現老百姓切身利益達成、無怨言,逐漸探尋實驗改革創新的濱城答案。
社區治理體系真正實現了工作機制創新,把“治理體系全覆蓋、社情民意全掌握、為民服務全方位、矛盾糾紛全調處”落到實處,為濱州市社區治理創新和流程再造提供了新的借鑒、趟出了新的路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