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8日訊 濱州市沾化區九牛農牧產業園通過農牧結合生態循環模式,讓農畜牧業廢棄物“變廢為寶” ,走出了農牧結合生態循環之路。同時,解決周邊村莊殘疾人、困難群眾就業問題128戶,共計300多人。
走進產業園,濃濃的果香沁人心脾,漫漫的綠色讓人心曠神怡,累累的碩果、喜笑顏開的果農,一個個鮮活的實例展現了脫貧春風拂過大地的甜美。“我公司種植出的煙臺富士三號,果型好、水份大,經長時間太陽照曬顏色紅潤,現在馬上就到成熟期,可以采摘了。”九牛農牧生態循環產業園負責人薛玉華介紹。
記者了解到,該產業園加強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奶牛養殖區產生的糞便、廢水作為有機肥生產的原料,通過加入適當比例的配料及微量元素制成優質有機復混肥,除滿足種植區需求外,實現了外銷收入增加,提高了廢棄資源的利用率,極大地促進了生態良性循環。
在促進農牧生態良性循環的同時,該產業園的發展也給當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帶動村民增收。“我原來是這附近村的一個貧困戶,家里原來一個月收入只有幾百塊錢,解決溫飽都很困難,現在不一樣了,自從到九牛農牧生態循環產業園就業,家里的收入好幾倍的漲,吃穿都不愁了。”正在果園忙碌的果農李敬告訴記者。
據了解,九牛農牧生態循環產業園位于沾化區大高鎮薛家村東,注冊資金1000萬元,占地1112畝,同時,也是市級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該產業園積極響應上級號召,通過“富民生產貸”、解決就業、直接幫扶等措施,對附近村居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實行精準幫扶,提高了貧困戶家庭收入,為沾化區大高鎮脫貧攻堅工作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近年來,該產業園通過探索農業產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新模式,形成了以循環農業、休閑體驗、生態采摘為特色,集奶牛養殖、有機肥加工、林果種植、旅游采摘于一體的種養加生態體系,帶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19年被評為市級就業扶貧基地。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