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8日訊 10月17日是第七個全國扶貧日,濱州沾化區舉辦了2020年“就業扶貧行動日”活動,在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對農副產品進行現場促銷。
據了解,本次“就業扶貧行動日”,沾化區立足實際,創新工作方式,圍繞“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的形式開展活動,參與消費扶貧展企業10余家,產品24種,涉及農產品、加工食品、海產品、玩具等,涉及金額108000余元。
“我原來也是一名貧困戶,通過沾化區扶貧辦的各種幫助,在村里種植棗樹,60畝的棗林每年的收成非常可觀,有一部分作為出口產品銷往國外,并且這片棗林也解決了十幾個困難戶的就業問題。”富國街道西楊村村民楊志國笑著說。他帶來的是獲得沾化冬棗特等獎的沾冬二號冬棗,展位面前擠滿了品嘗冬棗的市民。現場促銷的還有蝦醬、棗制品、水果等農副產品,也深受歡迎。
來自沾化區內外的20余家用人單位前來參加現場招聘,吸引了當地300余人現場求職和咨詢就業創業事宜。“感謝政府提供這次招聘的機會。俺村里地少,拖家帶口的,在本地企業打工收入也不錯,不想離家太遠。”在山東雅士享肉類食品有限公司招聘展位前,正在簽入職意向書的張洋說。記者了解到,本次“就業扶貧行動日”活動可提供崗位210余個,初步達成就業意向69人,當場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協議31人。
“就業扶貧行動日”活動結束后,記者對多個扶貧企業進行了實地采訪。在解決貧困戶就業方面,沾化區的“中央廚房”項目安置了就業崗位150個,間接解決就業人口1000人,幫助了蔬菜生產基地的農民朋友解決“賣菜難”問題;九牛農牧生態循環產業園是集奶牛養殖、林果種植、有機肥加工于一體的種養加生態的循環性產業園,是市級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解決周邊殘疾人、貧困戶就業問題128戶,共計300余人;為解決農村婦女的就業難題,提高村民的經濟收入,2020年以來,泊頭鎮建設了3處衛星工廠,解決就業人數150余人,可提高就業婦女年均近4萬元的經濟收入,衛星工廠積極參與社會扶貧,設立扶貧就業崗位,同等條件優先聘用貧困婦女就業,助力脫貧攻堅。
在消費扶貧方面,沾化區徒駭河傳媒文化公司通過直播賣貨拓寬了沾化區農副產品銷售渠道,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實現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促進消費;堤圈村上海交通大學張志偉牽頭成立堤圈村電商服務站,通過直播等形式為土特產品直播“帶貨”,同步提供電商培訓,通過電商平臺出售,公司收入的20%將用于增加村集體收入,使村集體和群眾收入再上新臺階,進一步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