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03-30 13:03:03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30日訊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致富之源。濱州惠民縣因地制宜,將產業扶貧作為貧困戶增收致富的主要載體和有力抓手,做到處處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
“咱們昨天晚上就通過直播幫你賣出了三單鞋墊,一單里面有五雙,五雙35塊8,這樣你以后有多少鞋墊我們就幫你賣出去多少,然后我們把賣出去的錢接著給你送過來。”
惠民縣麻店鎮電商辦工作人員張冉剛剛統計完前一天的直播銷售就迫不及待的來到貧困戶呂林花家中,告訴她這個好消息。原來,近日惠民縣麻店鎮積極探索“電商+扶貧”增收新模式,注冊了精準扶貧淘寶店,實現了扶貧產品統一管理、集中售賣,不僅為貧困群眾搭建了線上銷售平臺,更拓寬了致富增收渠道。
惠民縣麻店鎮劉家橋村村民呂林花說:“以前做的鞋墊沒地賣,賣不了,現在麻店鎮給我賣了,我們老省心了。”
同樣,惠民縣李莊鎮也積極探索產業扶貧模式助力貧困戶就業增收。在曲張社區南北李村,93歲的貧困戶高振秀老人正熟練的編織網具,據老人說,她在這里工作已經五年了,由于身體原因工作時間不固定,就算這樣每個月還會有四百多塊錢的收入。
惠民縣李莊鎮曲張社區南北李村村民高振秀說:“我在這里干點我掙出藥錢來,他們的負擔就輕點,我在這里干著身體也挺好,人們都給我支使,給我拿水也拿啥的。”
惠民縣李莊鎮依托化纖繩網業,創建了“產業+電商+扶貧加工點”的模式,先后建立扶貧車間26處、扶貧加工點113個,讓有勞動力的貧困戶人人有事干、有錢賺。
惠民縣李莊鎮副鎮長仇海亮說:“我們積極探索產業扶貧模式,建立扶貧車間和扶貧加工點,并組織全鎮180家企業開展貧困人口定向招工,多渠道幫助貧困戶實現長期穩定就業增收。”
截至目前,惠民縣共有扶貧項目138個,涉及到食用菌、繩網、電商、特色種植、特色養殖、扶貧車間等多個方面,實現帶動貧困群眾1萬余戶、2萬余人。
惠民縣委辦公室副主任、扶貧辦主任石磊說:“惠民縣科學布局、因地制宜,用最直接最有效的特色產業扶貧模式引導貧困戶就業增收,解決貧困戶發展遇到的各種難題,有效激活了精準扶貧的強勁動力,促進貧困戶就業增收。 ”
閃電新聞記者 呂敏 惠民臺 代雅迪 李國興 張帆 濱州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