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02-14 11:14:02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4日訊 2月11日14時,歷經18天治療的趙某某高興地走出濱醫附院隔離病房,痊愈出院了!對她所居住的村實施的封閉式管理也隨之解除。她是濱城區第一例確診病例,目前也是唯一一例。她的所有密切接觸者共有39人,2月8日前全部解除醫學觀察,無續發病例出現。以她為例,帶大家一起了解目前形勢下的疫情防控措施。
一、確診經過
趙某某,濱城區市西街道堤東趙村人,在武漢工作,春節前踏上回家的旅程返回濱州。于1月21日12:15搭乘G258次高鐵到達濟南,先后兩次搭乘網約車于當日16時左右回到家中。22日晚10時左右開始感覺發熱,在接下來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里,體溫由37℃到37.3℃再到38.3℃。在市西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的指導下,于23日凌晨1點多和上午先后兩次到濱醫院附發熱門診就診。
23日、24日CT檢查顯示右肺出現影像變化,右肺下葉出現可疑小片磨玻璃樣密度增高影,結合當時國家的診療方案,隨被診為疑似病例留觀,24日晚間采集鼻咽拭子檢測病毒核酸,結果為陽性,就此確診,被收入隔離病房治療。
二、處置經過
25日凌晨,接到疫情報告后,區疾控中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深入隔離病房,完成流行病學調查,形成了初步調查報告,分批次摸清了全部密切接觸者;25日5時,市西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區疾控中心指導下,對堤東趙兩個疫點進行終末消毒,對村民逐戶開展健康宣傳并分發一次性醫用口罩;市西街道辦事處按照區疫情處置指揮部的要求對堤東趙村實施封閉式管理。其家人、同乘人員、共同就診者等密切接觸人員,均按居住地由屬地鄉鎮街道對其實施醫學觀察,后期采取了集中醫學觀察,每日監測體溫和健康狀況,并進行了核酸檢測。
三、防控措施
任何傳染病的防控原則無非有三條: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者。目前全國各地應對疫情的措施也是針對這三點來開展和實施的。趙某某確診前后采取的防控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及時、專業的干預。1月22日上午,通過社區摸排獲取趙冉冉21日由武漢返濱信息,市西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立即安排專人與趙冉冉取得聯系并將其加為微信好友,隨對其進行一對一的家庭及個人日常防護措施的指導,直到24日被定為確診病例。同時將其信息上報區衛健局和區疾控中心。25日凌晨,區疾控中心接到疫情報告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及時完成調查報告,并分批次摸清全部密切接觸者。
(二)隔離治療、場所消毒。目的是控制傳染源,殺滅可能存有活性的新冠病毒,防止繼發的二代病例發生。當然包括濱醫附院的診治場所、趙某某乘坐的交通工具也要實施終末消毒。
(三)對密切接觸者實施居家或集中醫學觀察:目的是盡早發現和控制潛在的感染者成為新的傳染源,防止繼發的三代病例發生。
(四)封村管理。禁止人員出入,避免造成可能存在的病毒播散,目的是防止潛在的二代或三代病例發生。
(五)健康教育和宣傳。少外出、少聚集、勤洗手、常通風、勤曬衣被、有可疑癥狀到定點發熱門診就醫……大眾對這些常識已經是耳熟能詳,如果做到的話能極大的減少感染和被感染的風險,可以說措施簡單易行,效果明顯。
(六)其他措施。隨著疫情形勢的發展,各地采取了村居、小區人員出入的嚴格管理,主要路口的交通管制,重點人群的摸排、包保和健康管理,延期開工開課開市適時恢復的措施,以及延伸出針對治療發熱、咳嗽藥物管理等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措施,其目的是防止潛在的輸入性病例,杜絕可能的聚集性病例,發現和甄別可疑性病例。
(七)個人防護。有一點非常重要,據了解,趙某某非常注意個人防護,從乘車回家開始,她就注意佩戴口罩,特別是在社區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在家獨居一室,單獨使用餐飲具,就診時戴口罩,與他人保持距離。她的嬸嬸說“我陪她看病時,遞瓶水她都讓我把水瓶放到地上,然后她再取過去。”這對于當時已經攜帶新冠肺炎病毒的她來說,極大的減少了她在乘車、就診、居家時別人被感染的風險,對于杜絕二代病例的發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這次疫情,既是一場防控處置實戰又是一堂全民健康教育課,代價很大教訓很深,值得反思。病魔終將退卻,那時請別忘了在危險到來時為你吹哨預警的人,別忘了在疫情至暗時刻勇敢逆行的人,別忘了曾經奮戰在疫情一線燃燒生命的勇士們!只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積極參與防控,寒冬過后,摘下口罩,春天會更加美麗芬芳!
閃電新聞記者 王飛飛 通訊員 時春忠 孫金年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