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鄒平在線
2019-03-22 13:57:03
3月的一天,伴隨著和煦的春風,記者來到黛溪街道城里村尚紅生的工作室里。工作室并不十分寬敞,但這里整齊地擺滿了各種藝術作品,有各類玉器、根雕、銅雕、壁畫等等。最吸引人的,是正中間擺放的一件未完成的大幅雕刻作品:1米半長左右的銀色的金屬板上精細地雕著九條騰飛的巨龍,個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中間的國徽鮮紅耀眼,讓人嘆為觀止。
“這是我正在創作的雕刻作品‘九州同輝’,上面九條騰飛的巨龍圍繞在國徽周圍,象征著中華九州大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尚紅生給記者介紹起來:“這件作品耗時近三年,很快就要完工了,到時我要把它帶到北京,獻給我們偉大的祖國,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祖傳刻銅 自小學藝
尚紅生今年56歲,祖上以刻銅為生,純手工刻銅工藝傳到他這一輩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我的老爺爺曾經在皇宮雕刻銅扁、銅牌,一代代傳了下來,我小的時候經常聽到父親說的一句話‘天旱餓不死手藝人’,從我十來歲開始,父親就手把手把祖傳的刻銅手藝教給我。”尚紅生說。
尚紅生少小聰穎,沒過幾年就把祖上的這門絕活給學到了手,自己可以單獨刻一些墨盒、寶劍之類的小東西。他說刻銅的過程需要細心、耐心,要有悟性,其實最難學的還是制作刻刀,刻刀作為刻銅工具直接影響著刻出來的作品質量。尚紅生記得父親當時自己細細打磨了一套刀具,用那套刀具來刻銅,刻的過程線條流暢,刻出來的東西也格外精致,但后來文革時期的特殊原因,那套寶貴的刻刀工具已經不知去向,非常可惜。
在尚紅生小時候那個年代,由于刻銅技藝沒有市場,只能是“刻著玩”,不能帶來收入。當尚紅生20來歲的時候,迫于生計,他開始外出打工掙錢,手中的技藝被迫擱置。后來,他開始從事玉器行業的生意,自己開了一個店,期間,他又重新做起了老本行——雕刻,他將小時候學過的刻銅技術運用到了玉器雕刻上,這門工藝讓他在玉器市場上站穩了腳,也為他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
重拾技藝 為國獻禮
就在近幾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尚紅生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祖上的刻銅手藝幾百年世世代代傳下來不容易,不能到他這里斷了,作為尚家的子孫,他有責任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發揚光大。于是,在做生意的空隙,他重拾手中的刻銅工具,投入到銅刻的世界中,精雕細琢,在銅板上雕刻出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2015年,他的刻銅技藝成功申請了鄒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2017年,他帶著自己的銅刻作品“天地之吻”參加山東省工藝美術展,由于其稀有性和獨特的價值,吸引了人們的眼光。也正是此時,他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一君結緣,并拜其為師,在拜師學習的過程中,他的美術設計和鑒賞能力不斷得到提升,為他的刻銅技藝錦上添花。2018年,他獲得“山東省工藝美術金獎”“第四屆濰坊市工藝美術名人”“濱州市工美術大師”等榮譽稱號,他雕刻的不少手工作品被一些南方老板收藏。
為了開闊視野,提升自己,尚紅生多次外出學習、參加展會,正是在不斷與同行和老師的思想交流碰撞中,2017年,他逐漸萌生了制作“九州同輝”的想法。“我們的祖國今天如此的強盛,我們老百姓生活得如此幸福,心中對祖國的感情就想用一幅作品來表達。我們都是龍的傳人,九條龍代表著中華民族的九州大地,我將壁型設計成一個如意型,也代表著中華民族事事如意,萬事如意。”尚紅生說,“圖中一共九條龍,我參考了很多龍的圖案,保證畫出來每條龍的姿勢和神態都不能一樣。” 在設計“九州同輝”時,期間反復修改了無數遍,經常因為畫不好而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終于在半年后,他看到了九條龍各展雄姿、奮起騰飛的模樣,滿意的笑了。畫好圖后,尚紅生開始日以繼日地忙著在銅板上鋪樣、雕刻。如今兩年六個月過去了,“九州同輝”的雕刻已經接近尾聲。懷揣著對祖國的熱愛,尚紅生說:“作品完成后鍍上黃金再運到北京,獻給我們偉大的祖國。”他期盼著這一天的到來。
傳承非遺 重放異彩
“純手工雕刻作品,它的獨特價值就是唯一性,永遠不會有第二件一樣的作品。”尚紅生說,金屬雕刻作品還有一大特點就是能夠永久保留。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合金技術不損壞,不氧化,不生銹,可以保留幾千年。這些合金只要再加上人類的藝術文明、技藝與心境,就一定能成為藝術品當中的奇葩。近期,尚紅生又開始熱衷研究文明玄關壁畫,用鋁鎂合金和純黃金雕刻而成,上面刻上家史文化、家訓文化、家風文化等,集裝飾與文化內涵于一體。
尚紅生說,以前他思想比較保守,認為自家手藝不能外傳,現在他思考的最多的是如何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很多年輕人不愿意從事手工雕刻,因為學習這門手藝不僅要心細手穩,還要耐得住寂寞,肯動腦筋,更重要的是要對這門手藝有興趣。”時逢盛世,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為了將刻銅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尚紅生打算籌集資金,建立刻銅工藝研發基地,招收學員,用他一生的經歷去創新發展,讓祖國的純手工刻銅藝術再次綻放光芒。
毫厘之間,盡顯大千世界;一把刻刀,雕刻百態人生。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尚紅生說,他將繼續弘揚工匠精神,堅守非遺傳承的陣地,努力將刻銅藝術發揚光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