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9-11 12:37:09
在整齊劃一、碧草如茵的惠民皂戶李鎮康家堡村,建設了一個主題公園,在村里建公園還是濱州史上的首創之舉。當記者走進惠民縣皂戶李鎮康家堡村,映入眼簾的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象呢?
“我愛我的村莊,這里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村中有寬廣的柏油馬路,莊中心矗立著典雅的綜合樓房,真誠善良的老少鄉鄰,美味溫馨的孝善食堂,綠草茵茵的生態公園,還有那燈火輝煌的大廣場,中年人在那里翩翩起舞,老年人在周圍觀看捧場,兒童們愉快的嬉戲玩耍,青年父母微笑著面露慈祥,感謝黨的好領導,恩情深似海。”這段帶有韻律的順口溜是來自一位鄉村老婦之口,她就是惠民縣皂戶李鎮康家堡村村民康風蓮,康風蓮是土生土長的康家堡人,從小就愛好自編自說順口溜,從她口中說出來的自編段子已經是數不勝數了。
發展產業帶動經濟 為民改善宜居生活
惠民縣皂戶李鎮康家堡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2000多畝的土地大多是以種植苗木為主業,全村248戶816人非常的團結,全村老少和諧相處,在村委班子的帶領下過上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
幸福生活的基礎源于有一個很好的村委班子,康家堡村的村委班子成員非常能干,由原來的一個空殼村,發展至今已是一個綠草茵茵的生態公園,宜居舒適的美麗鄉村,是村里有龐大的產業的而支撐。移風易俗的主題公園、生態環境的改善、孝善食堂的啟用等等都是在經濟基礎上而形成的。
惠民皂戶李鎮康家堡村村書記康希良告訴記者: 我們村從2014年的空殼村,發展到現在已經是一個突破40萬元經濟強村,一步一個臺價我們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只有我們的產業強,我們才能更好的服務群眾,只有我們的產業強,我們才能更好的打造我們的宜居地美麗村莊,只有我們的產業強,我們才能把我們的文化生活搞好。
宜居幸福的美麗鄉村 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
近幾年來,康家堡村一直都是靠著果蔬大棚種植發家致富的,在村委班子的帶領下,一步一臺階的把大棚種植做大做強。只有產業強大了,才有了村里的孝善食堂,只有產業強大了才有了移風易俗的主題公園,只有產業強大了才有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說起康家堡村的產業,那可得為此豎起大拇指,從2014年開始,從簡單的種植西紅柿、黃瓜、芹菜開始,到現在種植的葡萄、草莓,富硒西瓜等大棚,村里的客流量逐年的遞增,集體收入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逐年遞增,今年截止目前,集體收入已經突破了40余萬元。
康家堡村的大棚種植的品種是越來越多,客流量也隨之越來越多,經濟效益也是逐年增長,集體收入的提升也帶動著村民的精神生活,給村里建起孝善食堂,70歲的老人每人只需1.5元,80歲的老人免費,每天到孝善食堂吃著兩菜一湯的可口飯菜,老人們是無比的滿足。
村里為了在婚喪嫁娶方面能夠給村民節省費用,特此在村里建起了一個婚慶主題公園。據了解,婚慶主題公園一共有三個主題雕塑組成,第一個主題雕塑是幸福之門這個象征著一對新人從結婚開始就走進了幸福之門,進了幸福之門以后,是一個婚姻之路一共有九個臺階,象征著我們婚姻之路也是經過坎坷,經受住考驗,第二個雕塑,那是一個結婚證的誓詞這象征著我們結婚是一個比較嚴肅的事情。
就在前幾天,村里有一對金婚夫婦,穿著喜慶的古裝攜手走過主題公園,攜手邁步九個臺階,50年的相濡以沫在此時的瞬間顯示出的是一種幸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