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援疆在行動
2018-09-10 15:57:09
編者按:
今天是第34個教師節,也是濱州市15名援疆教師在萬里之遙的新疆喀什度過的第一個教師節! “三寸粉筆 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 一生秉燭鑄民魂”,他們滿載著家鄉領導的囑托與父老的期望走向了新的崗位,援疆支教道路在腳下延伸開來,祝福他們,祝愿所有的教師節日快樂!
這個教師節,濱州援疆教師以師德建設為根本,為肩負起教育援疆立德樹人的光榮使命,比奉獻樹形象,充分利用教師節契機,走進課堂、和學生手拉手,走進辦公室、和當地教師共交流,共同度過這個美好的節日。
這個教師節,指揮部號召所有援疆人員齊動手包水餃,其樂融融;刀郎一中、三中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教師節文藝表演,載歌載舞;第二小學送來了葡萄和香梨、實驗中學送來了鮮花和掌聲……我們感動著無微不至的關心,我們收獲著滿滿的友情,唯有加倍的付出,我們才無愧于援疆教師的使命光榮!
濱州援疆教師風采
耿興臣 是此次援疆教師隊伍中最年長的大哥,來自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中學,現在新疆刀郎第二中學擔任數學教師。推崇的格言是: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在援疆支教工作中,關愛每一個學生,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來培育每個孩子,讓他們健康成長,為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長治久安,貢獻自己的力量。
王洪瑞 來自濱州市惠民縣大年陳鎮中學。他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踴躍報名參加了援疆支教工作,現任職于麥蓋提縣刀郎二中。他的格言是:遵規守紀 注意安全促統一,不辱使命 相互學習共發展,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援疆任務。
彭勇 來自博興縣第二中學,2018年8月到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縣實驗中學支教。耕耘高中講壇23年,執教過十屆實驗班。始終信奉韓愈先生之言:“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無論在齊魯大地的博興二中,還是在祖國邊陲的麥蓋提縣實驗中學,他都將不忘初心、不懈奮斗、不輟追求、不負矚望,以仁愛之心傳道,以火熱之情授業,以恭謹之態解惑;為神圣的教育事業,為偉大的民族團結事業,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恪盡職守,無私奉獻!
劉春玲 來自濱州市實驗學校,是一名校園作家。現在她來到了新疆喀什麥蓋提第二小學工作,這是一所新建的學校,位于美麗的麥蓋提母親河——葉爾羌河河畔。這里的孩子們善良、友好、熱情,老師們團結、努力、勤奮。她愿做沙漠里的一汪清泉,用知識的泉水滋養孩子們的干涸的心田;她愿與孩子們一起分享盛世中國帶給我們的安定與幸福,滿腔熱情投身到邊疆的教育工作中。
徐華民 濱州市濱城區第四中學辦公室主任,現任職于麥蓋提縣刀郎二中。從教二十多年來,他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勤懇工作,教學中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科學的教學方法,為人真誠善良,受到了廣大家長和師生的熱愛。他了解到南疆地區自然環境惡劣,教育基礎薄弱,國語師資力量特別缺乏,便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離別親人好友踏上了援疆支教的征程,必將為新疆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
張傳源 鄒平縣鶴伴小學副校長,現任職于麥蓋提縣第二小學。他信奉的格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懷揣著美麗夢想,跋涉漫漫征程,心系邊疆,奉獻麥蓋提。恪守“認真把事情做成,用心把事情做好”的信念,用思考解答山重水復疑無路時的困惑,用努力收獲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博觀約取,厚積薄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與新疆師生共成長,永遠在路上。
郭風進 來自于濱城區第六中學,現在麥蓋提縣刀郎一中任教語文學科。邊疆支教使他時刻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用他的經驗和智慧提高孩子的國語水平,為了新疆孩子們美好的明天,他甘愿奉獻自己的一切!
李海水 麥蓋提縣實驗中學高中數學教師,來自鄒平縣黃山中學。他一來到麥蓋提,就投入到了高三畢業班的教學工作中去。他信奉的格言:捧出一顆心,傾注滿腔情,用愛心去呵護,用真誠去澆灌。他將牢記使命,無私奉獻,辛勤工作,在新疆這片美麗廣袤的土地上,在麥蓋提灑下辛勤的汗水,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做好“傳、幫、帶”工作,為發揚援疆精神而奮斗。
張文林 來自無棣縣第三實驗學校,現在麥蓋提縣刀郎一中支教,擔任九年級思品教學任務。作為一名教師,他深知這里的孩子更需要知識的汲取;作為一名黨員,他更懂得這里的父老鄉親對孩子的寄許會更多。在今后的兩年支教生活中,他將秉持“山高水遠援疆情,拳拳報國赤子心”的理念,干好本職工作,續寫援疆贊歌。
徐澤民 濱州市濱海實驗學校教師,現在麥蓋提縣第二小學擔任語文教學工作。三尺講臺,一顆愛心,放飛希望,樂此不疲。這就是他的支教格言。課上,他為孩子們細心講解,課下,他與孩子們打成一片,噓寒問暖。“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追求的目標。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絲毫沒有懈怠,也不敢懈怠,他深知后面的路還很長。他將在教育這片田園里勤奮耕耘,積極探索,奉獻他無悔的青春。
張旭 濱州市沾化區初中地理教師。2018年8月18日,告別了家鄉親朋,告別了妻兒父老,懷著一顆赤子報國之心,來到新疆喀什麥蓋提縣開始了為期兩年的支教生活。他認為“奉獻,是一種品質,沒有對享樂的奢求;奉獻,是一種精神,沒有對明利的追逐。奉獻,是一種信念,他常駐心中”。在萬里之外的支教講臺上,他以全新的教學理念、獨到的教學方法詮釋著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王書偉 濱州市陽信縣初中教師。2018年8月18日,踏上了援疆支教之路。來到了祖國西部邊陲的新疆喀什市麥蓋提縣,這里少數民族人口占92%,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沖和東西方文明交流薈萃之地。“能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邊疆的教育事業我感到無尚光榮,我一定要把新疆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王書偉老師如是說。
田富恒 濱州市無棣縣第二中學數學教師,2018年8月18日告別了父母妻兒和可愛的故鄉,背負著父老鄉親們的希望,懷著為邊疆教育事業奉獻微薄之力的堅定信念,躋身于新一輪的援疆大潮,來到了神秘、寧靜的西部邊陲——新疆喀什麥蓋提縣刀郎一中,開始了他的援教生涯。他認為新疆援教是幸福的,因為付出他感到了成功地喜悅;新疆援教是多彩的,因為真誠他收獲了友情。新疆援教不僅能鍛煉他的能力,也能開闊他的視野,豐富他的人生,將會使他終生受益。
李學輝 是濱州市高新區實驗學校的一名教師,她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第一個向組織提交了援疆申請,來到了新疆喀什麥蓋提縣的第二小學,擔任小學數學教學工作。
“將愛寫進生命里”——這是她篤信的人生格言。進入新疆后,她牢記使命,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教學工作之中,上課她微笑著輔導每一位少數民族孩子學習,下課和他們一起交流聊天做游戲;并主動指導當地教師開展備課、教研等活動,提高當地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用真情和付出贏得當地教師和孩子們的熱愛和支持。都說援疆工作很苦,尤其是作為一位女援疆教師更苦,但她常常說“援疆,使我的人生多了一份經歷與感動,我愿以今日加倍的付出換取明日燦爛的陽光。”相信她必將以更加認真務實的態度、更加辛勤頑強的努力在新疆這方沃土上耕耘,用愛和汗水收獲援疆教育的真諦!
魏金星 博興縣興福鎮中學副校長、地理教師,山東省攝影家協會會員,致力于開展青少年攝影教育的輔導工作。今年他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來到了新疆喀什支教,現任職于麥蓋提縣刀郎二中。有過軍旅生涯的他熱愛黨的教育事業,關心關愛青少年兒童成長,除了做好日常的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以外,他還創造性地開展了研學旅行活動和輔導青少年攝影教育,先后榮獲國家、省市級多項表彰,并在山東省地理研學旅行推進會上做經驗分享發言。相信在剛剛起步的援疆道路上,他一定會用心去教誨他的學生,用情去感染當地群眾,“起始于辛勞,收結于平淡”——只有這樣他才無愧于心,無悔于他鐘愛的事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