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3-05 16:38:03
齊魯網濱州3月5日訊 近日,山東省委宣傳部決定,命名表揚10個單位為全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10人為全省崗位學雷鋒標兵。其中,濱州市陽信縣河流鎮劉廟大楊村出租車司機楊廣和被評為山東省崗位學雷鋒標兵。
楊廣和今年53歲,二十多年前做生意掙了20多萬塊錢,蓋起了好房子。假如就那么干下去,這房子早就換成新的了。但是,楊廣和把開店的生意撂下,用蓋完房剩下的錢買了一輛出租車。記者見到,楊廣和出租車身的四面都貼著醒目的雷鋒畫像,前面擋風玻璃上有一行字:“學雷鋒車”。一開始,他就給自己定下規矩:殘疾人、有困難的人、軍人等十三項不收費。一次,他在縣城拉的一位顧客心急火燎滿頭大汗,楊廣和問他找什么人。對方說自己的愛人早產,現在在醫院里等著交費手術,得趕緊找熟人湊錢救命。楊廣和問需要多少錢,對方說1500元。他說:“怎么不早說明白。”隨即把自己身上帶的1300元拿出來,然后,楊廣和把車開到一家二手手機店,把手機押上,換得200元,一并送給了這個小伙子。后來知道,這個人家在濱城區里則鎮李家集,叫邢艷猛,愛人叫王梅梅,他們送給楊廣和的錦旗上寫著:救命之恩,一生難忘。
楊廣和到底做了多少好事,他自己記不得,人們很難說得清。他曾買上20多個打氣筒送到十幾所學校,但出車在外吃飯,幾乎就是兩個饅頭,一碗白開水。他曾把顧客遺忘在自己出租車上的10萬現金送還失主,人家感激地要給他磕頭。他也曾送還顧客丟在車上的6部手機。自2001年1月他開出租車以來,共為2000余人義務服務,免收乘車費2萬多元。
做好事的楊廣和有時也被人誤解,但誤解過后更多的是感激。一次,他看到一青年倒在公路旁,滿身鮮血,原來是酒后開車所致。他將人家送到醫院后,出了1400元的醫藥費。傷者的家人誤認為是被楊廣和撞傷,連傷者自己也稀里糊涂,對他又罵又打,甚至把他送到了公安局。真相大白后,這位勞家小莊村的漢族小伙子勞振明一家人羞愧萬分,把一面書寫著"民族團結帶頭人,救命之恩永不忘"的錦旗送給他。
楊廣和在日記中寫道:“廣和每天在想啥,一心一意為大家;咱們都來立大志,學習雷鋒做好事。”近20年來,許多新聞單位對他的事跡做過專題報道,本人先后榮獲山東省五四青年獎章、陽信縣十大杰出青年、陽信縣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中共陽信縣委、陽信縣人民政府專門發文,授予“回民活雷鋒”榮譽稱號,并要求在全縣廣大干部群眾中廣泛深入地開展向學習活動。
楊廣和的出租車后備箱里如今常年裝著汽油、鐵鍬、掃帚、滅火器等等各種修車、修路、救人、救火的工具。他的“雷鋒車”開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楊廣和常說:“一幫十困難,十幫一容易。我一個人的力量太有限了。所以,我不僅要自己學雷鋒,我還要好好宣傳雷鋒精神,教育下一代,讓他們把雷鋒精神傳遞下去,傳遞開來。”楊廣和在自己的出租車上貼滿了雷鋒的頭像和宣傳標語,車開到哪里,就把雷鋒精神宣傳到哪里。村里的孩子們也都很喜歡廣和,經常圍著他,聽他講雷鋒的故事。
楊廣和的妻子說,他有著一顆孩子一樣的心。幫了人,他高興,別人認同他,他更覺得快樂。“我的車壞了,修車的人給我打折;學生看我修路,見我餓了渴了,就給我買方便面和冰棍吃。這就夠了!”楊廣和說,“偶爾,也會有人覺得難以理解我的行為。但是,我哪能因為這個就放棄做好事,不再學雷鋒了呢?雷鋒在那么艱苦的歲月里,還為黨和人民做了那么多貢獻,我們現在有了更好的條件,不是應該更好地幫助別人嗎?所以,我一定會堅持下去。我要學一輩子雷鋒,做一輩子好事,直到生命最后那一刻!”
閃電新聞記者 呂敏 通訊員 翟成新 濱州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