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魯北晚報
2017-11-01 11:12:11
編者按:目前,濱州市現存不可移動文物475處,已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23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9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39處。為讓人們對這些文物有個了解,今起,本報和市文物局聯合推出《濱州文物行》欄目,對我市的一些文物保護單位做個初步的介紹,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
漢字源于此
梁鄒之地,自古以來就是文化底蘊深厚的重要區域,具有自己的語源特征和文化內涵,而鄒平境內丁公陶文的發現,更是位居1991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首,被考古界和歷史學家界定為:我國目前出土的最古老的陶書文字符號,比考古發現的甲骨文早800多年,是漢字之鼻祖。
陶鬲對研究飲食意義非凡
鄒平縣長山鎮,曾為長山縣治所在地,1985年開始在該鎮丁公村東進行的考古挖掘更是將此地的文化遺存上溯到龍山文化時期。
1928年的春天,考古學家吳金鼎在濟南龍山鎮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城子崖遺址,在此之后,考古學家們先后對城子崖遺址進行多次發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征的文化遺存,根據發現,考古學家把這些以黑陶為主要特征的文化遺存命名為“龍山文化”,龍山文化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續岳石文化,年代約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
其實早在四年前的1981年文物普查時,就在這里采集了石斧、石鏟及鬲、罐、鼎等物件的殘片。1984年文物普查驗收時,又在遺址附近發現了豬嘴狀、鳥喙形的鼎足以及岳石文化時期的蘑菇狀器蓋鈕。
1985年秋季開始,山東大學考古學專業師生先后對丁公遺址進行了四次發掘,出土了可復原的陶器近1000件,石、骨、蚌器1500余件,其中,薄如蛋殼的黑陶高腳杯和光潔的白陶鬻尤為精制,而筒腹乳狀袋足素面鬲(音歷)的大量存在,更是構成了魯北地區龍山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鬲是我國古代主要的炊煮器具,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謂鬲也。”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了,它的形制極具科學性,那筒腹乳狀袋足在加熱時能增大與火的接觸面積,可最大程度地承受熱能,這樣既縮短了烹飪時間,又節省了燃料。陶鬲早期在黃河中上游地區使用,之后隨著社會發展和文化交流,逐步向四周擴散,遠至東北、華北、華中等諸多地區。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曾提出:“瓦鬲不但可以視為中華古文化的代表化石,對于追溯中華古文化的始源與流變問題更具特別意義。”可見,鬲作為判斷一種文化屬性的標準器當之無愧。
揭開漢字發展嶄新一頁
除了這些物件遺存,還有就是在1991年發掘的時候,又發現了一座初具規模的城址遺存,城址保護較好,四周城墻比較規整,還有房基、陶窯、窖穴和墓葬等,據考證為龍山文化時期,而三座陶窯及精美陶器的發現,更是提供了珍貴的研究龍山文化高超制陶技術的實物資料,也說明這里的生產水平已達到一定的高度,丁公遺址已進入了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時期,城址對探索中國古代城市的產生和發展,深入研究中國文明的起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城址的發現僅僅是一個驚喜的開始,令人們興奮不已、驚喜連連的是丁公陶文的發現,也是在1991年第四次發掘的時候,發現了一些刻在陶器上的文字,這為數不多的11個字,揭開了漢字發展嶄新的一頁,沖擊了人們的一些固有認識,將漢字的歷史又大大地提前了。
這些陶文整齊地刻在一件泥質磨光灰陶大平底盆底部殘片的器內面,共有5行11個字,右起一行為3個字,其余4行每行都是2個字。陶文筆畫流暢,獨立成字,刻寫有一定章法,已經脫離了單個符號和圖畫的階段,全文很可能是一個短句或者辭章,進行了一次完整的敘事。
著名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專家王恩田認為丁公陶文是“東夷文化系統的字”,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認為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早期文字”。著名史學家李學勤在其所寫的《中國文學與書法的孿生》一文中,曾對丁公陶文做過深入的解讀和闡釋,他認為這11個字描寫的是部落里一次進獻物品的過程,并解讀為“何父以馴養的狗上獻,有邪佞之心,將他交付懲治”。
更有文字工作者解讀說,丁公陶文和甲骨文以及后來所有的漢字一樣,都是方塊字。雖然有獨體,有合體,雖然字形還不夠方塊,但是這不妨礙它們的獨立成字。而且丁公陶文中造字的過程滲透著和漢字創造原則相通的原始思維,既有象形部分又有會意特質,和后來甲骨文卜辭造字者的思維是一脈相承的。從刻字工具來研究,丁公陶文時代人們或許只能用樹枝石塊充當工具來寫字,所以它的筆劃只能是那樣隨意、流暢、不規范。
鑒于丁公遺址和丁公陶文具有的巨大歷史意義,遺址在1984年被公布為鄒平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經山東省文物事業管理局批準,確定為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實習工作站。2001年6月,丁公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入了我國文物保護的最高級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