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北晚報
2017-04-24 14:56:04
晚報記者 紀方方 實 習 生 劉國軍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能開闊眼界,修身養性。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也是作家莎士比亞和塞萬提斯的辭世紀念日。如今,沒時間讀書,閱讀的碎片化、快餐化和功利化等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有多少人在堅持閱讀?大家最愛看哪些書籍?近日,記者對市民的讀書情況作了一個調查。
大數據分析:心靈成長類書籍受歡迎
根據濱州市圖書館1-4月份的圖書借閱排行榜顯示,《人生靠自己打造》、《像佛陀一樣生活》等心靈成長類書籍成讀者“最愛”,排在借閱榜首位。數據顯示,文學經典類和武俠小說類書籍也非常受歡迎,“成年人借閱實體書,也多是小說類居多。”濱州市圖書館的一位負責人對記者介紹說,截至目前,共辦理圖書館讀者證56877張,2016年接待讀者超50萬人次。
無獨有偶,最近,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我國成年國民綜合媒介閱讀率為79.9%。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連續8年上升,達68.2%,圖書閱讀率為58.8%。手機接觸時長增長顯著,人均每天微信閱讀時長為26分鐘。調查發現,2016年我國國民人均圖書閱讀量為7.86本,其中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5本、電子書閱讀量為3.21本。
市民忙于工作,讀書顯得力不從心
4月21日下午,記者來到濱州學院采訪,土木工程專業大三學生吳洋表示,自己平時讀書還是比較多的,他剛剛讀完了《喬布斯》。“我比較喜歡懸疑推理類的書。在我看來,讀一本書,就像是進入了別人的故事一樣,可以體驗不同的人生經歷。”吳洋如是說。
該校中文系學生楊琳則表示,她最近讀了白巖松的《幸福了嗎》。“白巖松是我比較崇敬的記者、主持人,他講述的那些新聞背后的故事,讓我很觸動。”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整個學生群體的閱讀情況比較理想,特別是大學生群體,圖書閱讀量明顯增加,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閱讀不同類型的圖書,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在記者走訪調查中發現,對很多成年人來說,形成閱讀習慣,并且堅持閱讀并不容易。很多市民表示,大量的時間都忙于工作,即使有心讀書,也顯得力不從心。“大學時期,我很愛讀書,很多時間都泡在圖書館。而現在,讀得書越來越少了。從畢業到現在,讀書的習慣被慢慢丟掉了。”從事銷售工作的陳先生對記者說。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受用一生
除了圖書館這種傳統的閱讀場所,不少市民也選擇了比較新潮的書吧。4月23日下午,記者在市區黃河五路一家書吧看到,有不少人在專心致志看書,一杯茶,一本書,別有一番趣味。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每個周末她都會帶著兒子來看書,這里環境非常好,服務人員的態度也很貼切。
“讀書是我年輕時養成的習慣,一直堅持到現在。”67歲的王女士這些年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閱讀習慣。在交談中,她告訴記者:“年輕的時候生活條件沒有現在這么好,但通過閱讀,在即使不那么精彩的時代,我依然可以從書中感受到一個個形形色色的人、一段段精彩紛呈的故事。在書中,我不僅學到了知識,也學會了如何正確面對這個世界。”退休后,王女士一直堅持閱讀,沉浸在書籍的海洋里,感覺每天過得都很充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