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北晚報
2017-02-28 10:44:02
記者 張迎賓 李林 實習生 孫明月
惠民火把李廟會又叫“泥娃娃廟會”,泥娃娃永遠是當天廟會的主角兒,這些用田地里的泥土加上顏料制作而成,各式各樣憨態可掬的泥娃娃,總能吸引逛廟會的人們的目光。
“抱上一個泥娃娃,來年生個胖娃娃。”河南張村67歲的民間藝人路化俊一邊吆喝一邊照顧著泥娃娃貨攤。“據說,鄉里婚后不孕的婦女,趕廟會時買上一個泥娃娃帶回家,來年就能生個胖娃娃,就是圖個吉利。”路化俊向記者講起趕廟會買泥娃娃的習俗時說。記者發現,廟會上還有來自河北滄州的泥娃娃,無論是做工還是繪畫,比起本地的泥娃娃都要精致不少。
除了泥娃娃,廟會上還有許多老手藝。來自濟南市商河縣孫集鄉陳家村66歲的陳金祥,做草編做了40多年,他編的草編質地緊密,既結實又好用,不時有人過來詢問價格。“這個是大鍋用的鍋蓋,用這個蒸饅頭比用鋁鍋蓋蒸的好吃。”一位游客拿起草編鍋蓋說。
來自石廟鎮谷馬莊的谷萬祿,他賣的是柳編,小箢子、針線簸籮、簸箕堆了一堆。“柳編掙得就是個工夫錢。”谷萬祿說,“現在村里做柳編的不多了,只有那些年紀大出不去門的還在做。”說起來,現在這些柳編制品的觀賞價值要遠高于實用價值。
廟會上,來自淄角鎮郭馬莊的張月娥老人做的老虎鞋、老虎帽引起了很多人的圍觀。別看老人已經是88歲高齡,可眼不花耳不聾。為了招攬生意,老人更是自己戴起了老虎帽,一副老頑童的模樣,逗得圍觀人群歡笑不已。
孫武蓮花燈、“仙人打鼓”、工藝葫蘆……每一樣小玩意兒,都是一門老手藝。雖外觀粗獷,取材也很常見,卻都散發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光芒,代表著人與自然的完美統一。
柳編小箢子
手工老虎鞋
工藝葫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