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7日訊 6月27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防汛備汛新聞發布會,邀請濱州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棟,濱州市城鄉水務局運行管理科負責人賀凡,濱州市城鄉水務發展服務中心城市水務科負責人付云峰,介紹2024年濱州市防汛備汛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付云峰介紹,城市防汛事關城市形象和民生福祉,是一項事關全局的重大民生工程。近年來,濱州市城鄉水務局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堅持系統根治、污澇統籌,從工程防御、數字賦能、完善機制等方面發力攻堅,完成投資9.85億元,形成城市防汛三大體系,不斷織密織牢城市防汛安全網,全力確保江河安瀾、城市安全、人民安康。
系統改造城市排水體系?!扒妩c”。排查14處易澇積水點,制定“一點一策”整治方案,共新建5座強排泵站、50公里雨水管道,有效解決了道路積水問題。“排河”。實施17處水系連通工程,將骨干道路沿線景觀水系與新立河、北新開河連通,實現“雨時排澇、晴時景觀”。同時,堅持因地制宜,采取涵管聯通、臺階踏步等方式,建設雨水快排通道43處,雨水第一時間排入道路沿線水系或者城區河道,提高道路排水能力?!爸尉W”。實施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對新立河、秦臺河、碼堡溝、西沙河沿河兩岸雨污排水管網改造提升,共清淤修復管網445公里,完成291個單位小區雨污合流管網改造,真正實現雨水污水“各行其道”?!巴ê!?。按照“上調、中提、下分”思路,清淤西沙河22.83公里、新立河20.03公里,打通潮河與徒駭河4個連接段14.43公里,綜合提升河道排澇能力。通過實施以上工程,逐步建立起城區水系、排水管網與周邊河道聯排聯調體系,切實提升城區排澇能力。
全面打造智慧防汛體系。一屏統攬。開發城市防汛監管平臺,在市城區易澇低洼路段等重點部位新建感知設備和監控終端200余處,安裝智能化井蓋100個,所有實時監測數據均接入平臺,實現實時雨量、水位、積水深度等數據“一屏統攬”。一鍵啟動。對城區6座攔河橡膠壩、42座排水閘門進行智能化改建和改造,能夠實現遠程操控。根據降雨情況,在防汛監管平臺對閘壩泵“一鍵啟動”,排水閘門啟閉時間由過去1小時縮短至3分鐘,橡膠壩經過改建成鋼壩閘后啟閉時間由過去5小時縮短至10分鐘。一體模擬。整合管網、匯水區、河道等數據,采用數字孿生技術,建成市主城區洪澇專業模型,模型根據降雨預報對洪澇過程進行前瞻性預演,智能生成預警信息和調度預案,實現“預報、預警、預演、預案”一體化閉環應用。模型模擬3小時強降雨計算僅需5分鐘,準確率達到85%以上。
建立健全聯動指揮體系。建立搶險隊伍。將主城區防汛區域劃分為10個單元,組建10組60人城市防汛應急搶險預備隊,各小組負責市政排水設施巡查維護、現場值守。建立30人防汛搶險搶排專業隊伍,負責雨水泵站運行搶修、設備調運、積水強排等工作。做實物資儲備。建立廿里堡閘倉庫和8號泵站倉庫物資設備雙儲備機制,必要時與濱城區防汛物資倉庫聯動調配,同時及時購置發電機、擋水板等物資,與相關企業簽訂物資儲備調用協議,形成“儲備、聯動、采購、耗料”物資保障模式。目前,已儲備包括1輛龍吸水、10輛移動排澇泵車和8臺拖曳泵等21類城市防汛物資。優化調度機制。建立城市防汛指揮大廳運轉機制,統一調配隊伍、物資、閘壩、泵站等,同時發揮市城防辦牽頭作用,根據降雨情況,及時發布預警,及時向交警、住建、城管、應急等部門下達調度指令,形成齊抓共管的強大工作合力。
閃電新聞記者 陳帥 濱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