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7日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區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展示鄉村產業發展成效,6月27日上午,濱州濱城區“鄉村產業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北專場)舉行。濱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劉雷介紹了濱北街道鄉村產業發展有關情況。
劉雷說,濱北街道奶牛存欄2200頭,蛋雞存欄8.9萬只,肉牛存欄4200頭,肉羊存欄6800只,生豬存欄1.2萬頭,養殖水面近萬畝,以南美白對蝦、草魚、無公害白蓮藕為主。
自2020年以來,濱北街道按照“集體收入五年翻番、群眾收入五年倍增”的工作目標,向上爭取向下挖潛、村企共興多元共建,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壯大集體經濟、帶動群眾致富。一是積極向上爭取項目,爭取中央、省市區各類資金新建產業項目25個,高標準推進高鐵片區、鄉村振興黨建引領區、沿河特色種植養殖區、文旅綜合發展區、產業融合發展區五大片區建設。二是農村片區不斷向下挖掘潛力,用好盤活閑置資源用于特色養殖、特色種植、奶牛養殖及奶制品產業鏈延伸、高端食用菌種植及加工等項目,聯合龍頭企業建設畜禽供應基地、高端食用菌試驗基地、速凍配送蔬菜生產基地,不斷豐富產業類型。三是村企共興共建共富,47家實力企業與43個行政村黨支部“六同六促”結對共建,推行“鄉村振興共富合伙人”機制,政、企、村、商共同組建黨建聯盟,發展庭院經濟、林下經濟、托管服務、訂單農業,開展組織活動90余次。轄區產業工人近3萬人,其中村莊為企業輸出近2萬人,在緩解企業用工難題的同時增加群眾就業機會和收入,初步形成了共建共享共同致富的生動局面。四是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示范引領,積極穩妥推進25家在庫支部領辦合作社規范運行,其中1家市級示范社,今年又將14家合作社納入“梯次培養”計劃。目前,支部領辦合作社共產出無花果、水果玉米等9大類12個特色農產品。
劉雷介紹,濱北街道在工作中全面升級改造43個行政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承擔省級黨建綜合陣地試點任務,建成投用濱北街道鄉村振興黨建綜合體,打造“紅色地標”。全域推行“連星組網”黨員聯戶機制,1369名黨員、21516戶群眾入網入圖,以“微制度”撬動“大治理”,被確定為全省基層治理街道(鄉鎮)級實驗點。獲批省級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創建街道、全省基層治理街道級實驗點、全省優勢特色食品產業強鎮(街辦)、承接省級鄉村振興黨建綜合體試點任務,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村企共興等經驗獲全市推廣。2022年行政村平均收入達到172萬元,其中24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萬元,村集體收入較上年平均增收31%,集體經營性收入占總收入比不斷提高。
劉雷表示,濱北街道將牢牢鎖定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先行區目標定位,加快鄉村振興五大片區建設,立足轄區企業多、產業豐富特點,積極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全面推進“村企共興”“共富合伙人”的合作共贏模式,搭建平臺鼓勵農民自主創業、自主經營,推進輕工業下鄉,促進農村一村一品、百業興旺,吸納農民變身鄉村“產業工人”,增加農民經營性、工資性、財產性、轉移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