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6日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區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展示鄉村產業發展成效,6月26日上午,濱州濱城區“鄉村產業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市中專場)舉行,市中辦事處副主任趙洪瑞回答記者提問。
對于記者提出的產業發展,規劃先行,市中街道的產業發展工作是如何規劃布局的?
趙洪瑞說,為確保工作有一個明確具體的方向,市中街道聘請了國內知名的青島中景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對我們的農業產業進行了整體規劃布局,重點突出“河、村、漁、田、憶”五大特色,形成“核心產業為主+ 配套產業輔助 + 多元產業共振”的農業產業發展模式。一是以旅為主,產業共振。度假旅游為主導,黃河垂釣、特色民宿、休閑娛樂等亮點為特色,帶動片區整體產業發展。二是以農為主,整合資源。圍繞濱州的農業產業,整合聯動蔬菜產業、民宿產業等旅游資源,打造吃、住、玩為一體的全區域旅游產業。三是以水為主,水陸并重。以休閑漁樂為引流媒介,水陸并重開發游覽度假項目。希望展現原汁原味的鄉村姿態,保留村莊本來面貌和本土文化,依托黃河自然資源,發展輕旅游重休閑的黃河文化休閑漁耕鄉村度假休閑目的地。
趙洪瑞介紹,市中街道在產業抓振興資源整合方面,一是做好“土文章”,讓土資源變“活資產”。街道積極打破村居界限,整合零散土地資源,大力推進土地流轉,提高農業規模化、現代化種植程度。截至目前,街道耕地面積11000畝,流轉土地8000余畝,土地流轉率達到了73%,并吸引了中裕、萬綠等濱州農業龍頭企業來我街道落戶。二是做活“水文章”,讓水資源變“水優勢”。通過“藍綠做底色、基礎為支撐、產業搞融合、龍頭來引領、基地帶農戶、增收致富百姓”的總體思路,積極探索現代農業新業態,努力打造集水上樂園、水上垂釣、水上舞臺等項目的生態休閑旅游村,進一步激活鄉村經濟。三是做優“農文章”,讓農產品變“農商品”。精心實施“一村一品”戰略,依托7個村的具體情況,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種植,目前“多肉劉橋”“芙蓉三里”品牌已經叫響,韓聲楊的“黑二妮”五彩玉米、紙坊村的綠色蔬菜以及戶家的富硒手撕西瓜逐步打開市場,通過做優“品牌文章”,真正讓群眾感受到鄉村振興有發展、共同富裕有奔頭。
閃電新聞記者 周建輝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