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全部

濱州:具有800年歷史的胡集書會精彩啟幕

來源:濱州

作者:

2023-02-03 09:02:02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3日訊 鼓聲陣陣頌盛世,弦聲淙淙惹人醉。2月2日,“趕黃河大集 品曲藝古韻”2023年胡集燈節書會在惠民縣胡集鎮精彩啟幕,闊別三年的線下胡集書會強勢回歸。

據了解,本屆書會以“趕黃河大集 品曲藝古韻”為主題,分為現場活動和優秀曲藝作品網絡展播活動。其中,現場活動時間為2月2日(農歷正月十二)上午,內容涵括“趕黃河大集 品曲藝古韻”2023年胡集書會暨中國曲藝牡丹獎藝術團“送歡笑”走進山東惠民專場演出、小書場曲藝節目展演和其他活動。優秀曲藝作品網絡展播活動自2月2日至2月5日(農歷正月十二至正月十五),持續四天。在其他活動中,創新增設“趕黃河大集”暨“山東手造 惠民名品”展銷會、“聽曲藝 趕大集 話文明”集中性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卯兔迎春鬧元宵,曲藝同心逛書會”活動、“我眼中的胡集書會”攝影活動等。

線上線下“雙演”合璧  八百年胡集書會煥發新春

“趕黃河大集 品曲藝古韻”2023年胡集書會首次實現線上線下“雙演”合璧。本屆書會參演藝人共計300余人,其中最大的藝人80歲,最小的藝人年僅7歲。線下參演民間藝人共計140余人,來自遼寧省鞍山曲藝家協會、河南省舞陽縣戲劇曲藝家協會、濰坊市戲劇曲藝家協會、泰安市曲藝家協會等文化單位。線上參演藝人來自全國四面八方,南至廣東省,北達內蒙古自治區,共計170余人。同時,在線上繼續開展優秀曲藝作品網絡展播,51部精彩作品自2月2日至2月5日持續展播四天,以愛惠民客戶端為主平臺,四級媒體平臺同步直播,屆時,將在胡集鎮政府東小廣場設置電子屏進行直播,供群眾駐足觀看。

“中國曲藝之鄉”花落惠民 擦亮胡集書會“金字招牌”

惠民縣曲藝文化資源豐厚,被授予“中國曲藝之鄉”。時隔三年,胡集書會重啟線下活動,得到了中國曲協、山東省文聯、山東省曲協的大力支持。2月2日上午,“趕黃河大集 品曲藝古韻”2023年胡集書會暨中國曲藝牡丹獎藝術團“送歡笑”走進山東惠民專場演出在胡集鎮政和路隆重開場,中國曲協領導為惠民縣授牌。活動現場,將舉行“孫武不夜城”文旅項目簽訂儀式(以現場活動為準)。

黃河文化時代價值深入挖掘 推動曲藝文化融入現代生活

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強調:“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本屆書會深入挖掘黃河文化和胡集書會的時代價值,加強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胡集書會的保護、傳承與弘揚,確定了“趕黃河大集 品曲藝古韻”的主題。

胡集鎮借助“黃河大集”文化載體,開展“趕黃河大集”暨“山東手造 惠民名品”展銷會、“聽曲藝 趕大集 話文明”集中性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等系列活動,用文化味兒升華煙火氣,推動傳統曲藝文化走進現代生活。小品《黃河守護人》、音樂快板《新黃河謠》、群口山東快書《黃河邊 黃河灘》等優秀曲藝作品全面展示了黃河文化豐富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讓觀眾沉浸式感受黃河文化魅力。泥塑、面人、木版年畫、剪紙等10余種惠民手造,為群眾奉上一場既具有黃河特色又有春節味道的“年貨大集”“好品大集”“文化大集”。屆時,群眾將盡享“逛黃河大集,聽古韻小曲,品美食小吃,購手造好品”的特色體驗。

曲種題材豐富廣泛 唱響新時代中國故事

本屆書會共精選150余個優秀曲藝作品,由廣東、內蒙古、遼寧、吉林、河南、河北、山東等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42家文化單位推薦選出,其中,107個優秀曲藝節目參加中心舞臺展演和小書場曲藝節目展演活動,51部優秀曲藝作品參加網絡展播活動(少兒組17部,成人組34部)。22個曲種令觀眾大飽耳福,河洛大鼓、山東花鼓、京韻大鼓等地方特色曲種輪番亮相,優美動人的唱腔、細膩入微的表演、韻味濃郁的風格,讓觀眾深刻感受中華曲藝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作品題材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歌頌先進典型、傳承紅色文化、展現中國精神、彰顯偉大成就等內容為主,生動展現時代新氣象,傾情謳歌人民新創造,高質量的曲藝作品講好了新時代黃河故事、中國故事,也推動了新時代曲藝事業繁榮發展。其中,由山東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山東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芝麻老師帶來的《我們這十年》,作品立意巧妙、以小見大,生動反映了十年來惠民縣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博得了滿堂喝彩。

創新“理論+宣講+曲藝”模式 黨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群眾心坎上

從唱頌建黨歷史知識的樂亭大鼓《相約建黨美名傳》到贊揚共產黨員助人為樂精神的山東琴書《找紅牌兒》,從講述農村成立合作社,趟出共同富裕新路子的山東快書《麥香管口村兒》到歌頌第一書記扎根基層踐初心的對口快板《深夜對話》,從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的山東琴書《黨的好政策普照山村》再到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西河大鼓《二十大精神記心間》,本屆書會作品在題材上重點聚焦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這一主題,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基層黨組織建設、黨史學習教育、鄉村振興發展等內容相結合,創新“理論+宣講+曲藝”的模式,將胡集書會打造成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陣地,有聲有色、鮮活生動的宣講形式,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更接地氣、更入人心。

“胡集書會+”多樣融合 書寫曲藝文化“兩創”新篇章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持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本屆書會創新“胡集書會+”理念,在活動中融入“基層黨建、理論宣講、文明實踐、統戰、文旅”等多要素,以守正創新推動曲藝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曲藝藝術煥發新的魅力和風采。

“胡集書會+基層黨建”融合創新,鄉村治理迸發新活力。胡集鎮堅持“文化融入黨建、黨建引領治理”,積極推進曲藝文化融入基層黨建,胡集書會期間,組織各聯村黨員干部參與現場活動并觀看優秀曲藝節目網絡展播,以文化人,著力提高黨員的黨性修養和傳統文化素養,推動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胡集書會+文明實踐”深度融合,打造文明實踐“胡集樣板”。2018年,胡集鎮將胡集書會傳承保護與文明實踐有機融合,打造“胡集書會”傳承保護志愿服務項目,參加本屆書會線下小舞臺展演的曲藝藝人中有34名來自“胡集書會”傳承保護志愿服務隊伍,他們堅持守正創新,多年來一直以本地優秀歷史文化為創作背景或素材,鼓曲聯唱、頌揚惠民。由本土曲藝藝人劉春榮老師帶來的評書《楊七郎打擂》,以及志愿服務隊曲藝新人帶來的西河大鼓《喜慶二十大 黨史我說唱》、《鶯歌對》贏得了群眾一致點贊。

“胡集書會+統戰”工作模式,以文化認同繪就統戰工作最大同心圓。為豐富統戰成員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普及統戰知識,凝聚人心才智,本屆書會將開展“卯兔迎春鬧元宵,曲藝同心逛書會”特色活動,活動現場設置展臺懸掛燈謎150個,猜對后群眾可參加后續“統戰打卡游書會”活動,此外,在答題現場新聯會律師還會向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普及法律知識。活動現場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游客在游玩中了解統戰知識,品味書會底蘊,感受逛書會的文化樂趣。

“胡集書會+旅游”融合發展,活態傳承非遺文化。胡集鎮充分挖掘胡集書會與黃河流域燦爛文化,建成曲藝文化公園并投入使用。建成以來,各類文化活動不斷,周邊數以千計的群眾來此休閑娛樂,曲藝文化公園成為黃河文化與曲藝文化融合發展的嶄新地標,實現了“文化+旅游”的最優結合。本屆書會融入“黃河大集”元素,“文化+旅游+好品”相融合的發展模式,吸引了線下游客10萬人次,形成了極具地域特色的“黃河大集”旅游品牌。

據介紹,胡集書會始于宋元、興于明清,沿襲至今,已有800余年歷史,每年正月十二在胡集鎮如期舉行,被譽為中國曲藝界的“活化石”。中國曲藝家協會原主席、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曾4次到胡集觀摩演出,并留下“胡集書會八百年,孫子故里競絲弦。說演彈唱和諧曲,萬家燈火不夜天”的贊譽。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曾蒞臨獻藝,并為胡集題詞“曲藝的盛會,人民的胡集”。唐杰忠、牛群等多位名家均曾獻藝胡集。2006年,胡集書會以其在中國曲藝界的地位和價值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胡集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曲藝藝術之鄉”。2015年《胡集書會》民俗影像志入選文化部“中國節日志”。2018年胡集鎮被山東省曲藝家協會授予“山東曲藝之鄉”稱號。2019年,中國曲協“送歡笑到基層走進胡集”,曲藝名家為群眾帶來文化饕餮大餐,讓人大飽耳福。同年,惠民縣被授予“中國曲藝之鄉”。2021年,胡集鎮榮獲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榮譽稱號。

閃電新聞記者 呂敏 李靜  濱州臺 武學聰 孟令通 濱州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