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2-07-18 09:09:07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今年以來,濱城區市西街道結合“在知愛建”主題實踐活動,找準坐標,明確目標,擔當落實,圍繞區委提出的“五張報表”,堅持從黨建中找思路,從改革中找辦法,著力構建“1+4+N+2”的工作格局,為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貢獻市西力量。
抓好一個中心,“紅色引擎”驅動城市基層治理提質
市西街道著力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左右協同、充滿活力的組織體系,實現各項工作深度融合。
不斷提升干部隊伍素質。深入實施“雙領雙提”行動,開展“社區書記論壇”“網格黨支部書記論壇”“青年干部論壇”,充分調動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青年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街道形成了“班子沖鋒在前”“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的良好工作氛圍。
創新黨建方式方法。吸收轄區部門單位、金融機構、大中小企業、在建項目建設工地黨組織成立市西黨建聯盟;落實“黨支部+業委會+物業+N”多方議事機制,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創新社區黨總支指導、小區黨支部領導、業委會主導下“院落自治”老舊小區治理方法。新建(提升)小區黨群服務站32個,精品化黨群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打造“市西小哥·紅蜂先行”基層黨建品牌,推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融入基層黨建格局。
推進四大建設,“服務+管理”釋放城市基層治理活力
推進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建設。創新成立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圍繞轄區重點項目,建立幫包責任制,對接中鐵十二局、十四局等建設單位,為東南片區開發奠定基礎。
推進矛盾調解中心建設。組建專家法律咨詢服務團,對容易引發社會矛盾、存在不安定因素的重大決策、重大項目、其他重大事項作為評估重點逐一研究,促進決策的完善,落實風險防范措施。
推進政務信息中心建設。高標準打造便捷、高效、規范、智慧的市西街道政務信息中心,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建立起“集中收單、分類處置、統一協調、各方聯動、限時辦結”的政務服務運轉模式,用“數字賦能+機制提效”解決公共服務的堵點痛點。
推進志愿者學院建設。積極探索“黨建+志愿”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成立我市首家志愿者學院,組建3000余人的志愿者隊伍,建立健全“1+7+N”志愿服務體系,搭建志愿隊伍培訓、交流、孵化平臺,整合志愿服務力量,培育特色項目,打造品牌,通過“線上+線下”互動模式,不斷深化“五為”志愿服務。
突破N項改革,“條抓塊統”加速城市基層治理縱深推進
加強平臺化運作。抓好資源整合,平臺化運作2022年創城等重大攻堅任務,有效破解各項工作被動治理、運動治理等現象,建立源頭治理、長效機制、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安全防線不斷鞏固。建成應急物資儲備中心,提升基層應急物資保障能力,累計出動90人次開展安全生產督導檢查,累計檢查轄區企業92家次,發現安全隱患396處,已落實整改396處,整改完成率100%。
城中村改造、安置區建設壓茬推進。加速破解工作瓶頸和歷史制約,截至目前共完成了東謝、大梅、張蔣3個村居的搬遷協議簽訂工作,涉及人口1894人,696戶,700處廠房和住宅院落,房屋建筑面積247080.97平方米,為南部片區開發順利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守住兩個關口,實現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雙穩定”
守住疫情防控關口。在今年上半年的突發疫情處置工作中,街道全體黨員干部齊心協力、堅守一線,成立疫情處置工作指揮部,建立“1322”黨員聯戶制度,嚴格落實返濱人員摸排,開展“雙掃雙敲”行動,做好“五包一”人員管控。
守住經濟平穩關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對接具有高資質高水平的建設服務單位,協商制定更加優惠的招商政策,建立科級干部包保項目工作機制,第一時間打通“綠色通道”,加快助力企業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