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網
2022-07-16 14:40:07
濱州法院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主動融入黨委領導下的社會治理大格局,從訴訟中發現“端倪”,倒推社會治理的“堵點”,借助多方力量,養固根本、疏浚泉源,走出了一條“類型化”訴源治理之路,實現了案件增量由居高不下到平穩下降的華麗轉身。2022年上半年,全市法院新收案件增幅同比下降24.16%。
建立全流程閉環機制,深化“六調聯動”合作機制。全市法院積極融入市委政法委“無訟、無訪、無邪”村(社區)創建工作,推動將“萬人成訟率”納入平安建設考核,形成了“法院司法數據預警→各單位(部門)分析研判及防控化解→聯席會議分工協同→工作任務督辦→治理結果反饋→下一輪司法數據評估檢驗→工作成效評價”的全流程閉環工作機制;深化了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商事調解、行業調解、律師調解的“六調聯動”,聯合市司法局出臺了《關于開展村(居)法律顧問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開展矛盾糾紛訴前化解工作的實施方案》,在分層過濾矛盾糾紛的同時,為群眾解紛提供更多的途徑和方案。
啟動類型化訴源治理,化解“積壓成訟”根本原因。全市法院從金融、道路交通事故等居高不下的案件類型中分析矛盾糾紛積壓成訟的根本原因,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市中級人民法院與市委政法委共同組織召開道路交通事故糾紛訴源治理工作協調會,法院向10余家保險公司當面求證,對上訴理由集中的賠償項目整合為裁判標準一覽表,公安、銀保監分局以及行業調解深度介入,道交領域“無效訴訟”大幅下降。針對金融糾紛衍生案件多的現實問題,鄒平市法院與公證機關聯手,賦予公證債權文書強制執行效力,金融調解委員會主動介入小額糾紛,全市27家銀行全面接受訴前調解,金融糾紛化解中的“痛點”變“通點”。
引導“訴訟”向“訴前”轉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濱州法院在堅持“有案必立、有訴必理”的基礎上,一方面,引導群眾從提起訴訟向預防風險和訴前調解轉變,把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另一方面,對進入法院的訴訟案件,堅持簡案快審、類案量審、繁案精審,不斷提高辦案的質量和效率。中院制作了《企業法律風險管控指引》手冊,從近三年54076起涉企案件中分析企業從設立到經營過程中的55個風險點,并一一提出意見建議,增強企業防范法律風險能力,減少了因企業疏漏導致的訴訟案件;惠民縣鑒定機構、醫療機構進駐矛調中心,評估鑒定工作提前至訴前,幫助當事人形成合理預期,將糾紛化解在訴前;疫情期間,濱城區法院受理的教育培訓合同糾紛案件大幅增長,在區委政法委協調下,法院、教育、民政、街道辦事處等職能部門共同參與,150余起糾紛化解在訴前。
2022年上半年,全市法院訴前調解結案10499件,調解成功6919件,調解成功率65.90%;受理速裁案件7237件,占一審民商事案件的44.62%,平均審理期限26.95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