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網
2022-03-15 15:45:03
去年以來,濱州市市場監管局統籌抓好消費維權、放心消費創建工作,聚焦消費安全,2021年全市累計受理并辦結投訴舉報共46438件,其中投訴40097件,舉報6341件,挽回經濟損失926萬元,有力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近日,市濱州市市場監管局、市消費者協會公布2021年度十起消費維權典型案例,主要涉及強制消費、信息采集、劣質農資、物業管理等領域,給經營者自律、給消費者警示。
免費贈送消費誘導交易案
王先生反映,沾化區某手機賣場多次電話邀約,稱老用戶可免費領取兒童平板,進店之后,商家再一步步推銷,“洗腦”般地引導其購買2499元教育學習卡,最終王先生被套路。事后發現,兒童平板的質量和服務都被夸大宣傳,想要退款退貨時卻因為是贈品維權困難。沾化區市場監管局調查發現,商家涉嫌虛假宣傳行為,且依據法律規定,贈品出現問題,商家同樣需要退換或賠償。經調解,商家退回2499元錢,投訴人對結果表示滿意。
未成年人獨自購買高價商品消費糾紛案
2021年11月10日張先生求助,稱其孩子(9周歲)前后兩次至小區內超市花費370元購買奧特曼手游卡,在購買過程中既沒有家長陪同,也未獲得家長允許,而商家卻將手游卡出售給孩子。張先生認為這并不合理,要求退款退貨。商家認為此次交易并沒有欺詐行為,均是明碼標價,且此手游卡已拆封使用影響二次消售,故拒絕。無棣縣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經過調查了解,認定家長作為孩子的合法監護人要求退卡屬合理要求,應當予以支持,但由于手游卡已拆封,影響二次銷售,也希望投訴人理解。經過多次溝通協商,商家退還370元的購卡款。
購買黃金飾品退費投訴案
2021年5月,孫先生于某商廈二樓某專賣店花費7959元購買一條女士手鏈,后發現該手鏈帶變長、變松且顏色變黑,消費者多次至該專賣店欲退貨退款,但工作人員讓其補繳折舊費及人工費共計700余元,消費者認為屬商家產品質量問題,讓其補繳700余元再退貨退款,認為不合理。接到投訴后,陽信縣市場監管局致電某商廈了解情況。因來電人認為手鏈有質量問題,即刻與產品質量股調查處理,經協商調解,商家和來電人已達成一致處理意見,商家已為來電人退款。
擅自上調物業費案
2021年11月1日,求助人反映某小區物業不按程序規定上調物業費?;菝窨h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立即對該小區物業費收取情況進行調查,發現該小區未履行經專有部分面積占建筑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書面同意的流程,按照調整后的二級物業服務收費標準收取小區業主2021年度物業費,多收取411戶物業費合計164792.8元,于是向當事人下達了《惠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退款通知書》,責令當事人將多付價款164792.8元予以退還,求助人對處理結果表示非常滿意。
房屋開口費收費案
2021年6月中旬,多名群眾打電話反映鄒平市某小區,在交房時收取燃氣開口費和暖氣開口費,認為開發商亂收費不合理,求助調查處理。鄒平市市場監管局立刻安排執法人員到開發公司進行核查,同時積極與業主溝通,安撫業主情緒。在核實相關情況后,根據處罰與教育想結合的原則,責令當事人停止收取費用,對已收取的進行退款,現某小區已退款完畢,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0余萬元,為此,業主代表送來“扶正義秉公執法,辦事公道德民心”錦旗一面,表示感謝。
劣質農用地膜案
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銀黑色農用地膜,經抽檢,“橫向拉伸負荷”、“縱向拉伸負荷”和“橫向斷裂標稱應變”3項指標不符合國家標準,產品質量不合格。濱州市市場監管局對此立即開展調查,依法依規立案查處,對該公司為節約成本而降低產品質量的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對地膜行業偷工減料的行為形成強力震懾,有效維護了百姓合法權益。
朋友圈集贊獎勵糾紛案
2021年10月2日孫先生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無棣縣一超市內促銷活動,在所售的微信廣告中積贊,可贈送小禮品。孫先生按照店家的活動要求積攢后到達超市內兌換禮品,但工作人員卻告知此活動已取消。孫先生遂向無棣縣市場監管局求助,要求店家履行義務、兌現承諾。工作人員通過調查了解,商家發布的活動信息中確實未對集贊的期限做出說明,只對贊的數量、活動價格、優惠項目進行了介紹。最終經工作人員調解,商家愿意贈送孫先生五瓶飲料作為補償,并在微信上對活動內容及時作出補充說明,孫先生對此調解結果表示滿意。
電子支付四舍五入收費案
2021年11月,沾化區李女士在某超市購買饅頭,票據顯示5.35元,但實際支付5.4元。李女士認為,現在都是電子支付,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商家應該如實結算,商家表示“四舍五入”收費屬于系統設定,不能人為更改。經了解,系統可設置為“如實結算”或“具體到小數點后兩位”,商家強推“四舍五入”法,顯然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經沾化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調解,該超市及時聯系了收銀機廠家,對收銀系統進行了調整。
商家銷售不合格產品案
2021年12月29日,李先生反映,其通過網上購物的方式花費11.8元購買一熱水袋,到貨后發現該熱水袋屬于禁止銷售、生產的電極加熱熱水袋,但商家并未在商品銷售頁面標明熱水袋的加熱方式,要求惠民縣市場監管局進行處理。執法人員到涉事商家進行現場檢查,發現其共銷售電熱水袋2個,銷售金額為28.45元,進貨價格為9.51元/個,共獲利9.43元。經查,其銷售的熱水袋不符合《GB4706.99-2009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安全儲熱式電熱暖手器的特殊要求》,執法人員對該商家下達了當場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其停止銷售該商品,并作出行政處罰,同時協調商家為消費者辦理了退款退貨。
空置房物業費收費糾紛案
趙先生是沾化某小區業主,2017年交房后一直未裝修入住,物業方不知情,向其收取全額物業費,趙先生要求按60%的比例繳納。經查,濱州市發改委《關于進一步貫徹落實《山東省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空置房業主需提前申請,經物業方確認(水、電、氣使用情況)后,符合條件方可享受“按60%收取”的政策”。經沾化區市場監管局調解,小區物業同意進一步核實業主水電使用情況,根據實際情況與當事人協商處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