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無棣縣文化和旅游局
2021-04-06 08:51:04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祖和追思故人的傳統節日。今年清明小長假,先雨后晴,氣候宜人,棣州大地百花盛開,游人如織,假期三天無棣縣共接待游客約11.7萬人次,旅游收入約為1920萬元。該縣無重大旅游質量投訴和安全責任事故發生,市場秩序井然,實現了“安全、有序、優質、高效、文明”的假日旅游工作目標。
踏青賞花成為清明假日特色。清明節期間,各鎮街以“花”為媒,舉辦多種多樣的文化旅游節會。海豐街道舉辦2021年“濱州人游無棣”主題活動啟動暨大齊村第四屆杏花節;碣石山鎮舉辦“禹貢碣石山 十里桃花源”中國無棣2021年第四屆碣石山古家村桃花旅游文化節。游客紛紛外出掃墓、踏青、賞花,賞花游當仁不讓成為今年清明假日的主角。
文明祭祀紅色游成為清明新時尚。大力提倡“文明祭祀”“低碳祭祀”,人們逐漸用鮮花、風鈴、網祭等代替傳統的焚香、燒紙、放鞭炮等舊習俗,來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清明當天,該縣烈士陵園迎來清明掃墓高峰,市民紛紛拿著鮮花、絲帶走入墓區祭奠先烈,環保祭掃、文明祭掃成為新風尚。水灣鎮千名師生徒步3公里,到原無棣縣委工委書記、魯北行政委員會主任、冀魯邊區一專署專員兼軍分區司令員石景芳烈士墓前,憑吊先烈,追憶事跡,祭奠英魂,開展主題為“學黨史、知黨情、感黨恩、跟黨走”祭奠英烈宣誓活動。廣大游客文明旅游的意識不斷提高,景區內游客不亂扔垃圾、不隨意踩踏花草,時刻把“文明”放心里,共同維護好生態綠色環境。
鄉村采摘游成為清明假日熱點。4月份,千年古桑園大棚桑椹持續進入甘甜采摘期。古桑農副產品開發有限公司與北京旅行社簽約2日游旅游團隊,外地游客絡繹不絕走進“山海古邑·儒風無棣”。大齊村已經發展為一個市民賞花勝地和摘果花園,從每年的二月初開始欣賞大棚杏花到四月初賞露地杏花,從四月份采摘大棚杏到六月底采摘露地杏,達到每年三個月有花香,三個月有杏果采,基本滿足了市民賞花和采摘新鮮水果的需求。
節日宣傳活動帶動效應明顯。該縣文化館舉辦的“弘揚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清明節茶薈”和縣圖書館舉辦的“全民閱讀、書香無棣讀書會”,茶韻書香在節日里帶給游客不一樣的文化盛宴。學校及團體組織到馮安邦故居、張镈紀念館、無棣縣革命歷史紀念館等地舉行各類愛國主義及研學活動,讓青少年學生和公眾了解我縣紅色歷史、文化藝術,緬懷革命烈士,對該縣紅色革命和歷史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
臨海旅游蓄勢待發。該縣沿海旅游資源豐富,特別是近期剛舉辦的“祭海節”后,吸引眾多外地游客前來咨詢。《濱州臨海文化旅游區建設項目》已以1號文件列入2021年無棣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上半年編制濱州市臨海文化旅游總體規劃。上周滄州渤海新區又來棣召開跨省跨市臨海旅游協同發展座談會,在今后臨海旅游發展上取其所長補己所短,在碼頭改造上、項目實施上,采取互補性打造,開發鹽田觀光游和渤海貝堤趕海拾貝,聯合性推介,串點連線華夏海鹽文化博物館、埕口鎮水溝漁村、貝殼堤島、黃河仙島等沿海、臨海、資源,向東對接青煙威,向北對接京津冀,在秦濱高速開通之際,把徐福東渡實景互動項目打造成一個跨省躍市的、完美的臨海旅游觀光圈,叫響“貝殼奇堤 鹽海銀雪”文化旅游品牌。
疫情防控平穩向好、安全生產無縫覆蓋。在假日來臨之前,在微信公眾號發布文明旅游提醒語,聯合縣應急管理局、縣消防救援大隊組織開展了全縣文旅系統2021年度消防安全應急培訓、演練會議。與涉旅企業簽訂安全責任書,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和突出風險點的公共文化娛樂場所、博物館、文物建筑、旅游住宿、旅游景區、旅行社等在用火用電、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旅游包車、日常管理、安全責任落實、宣傳教育培訓等方面進一步壓實了安全責任。假日期間,又下發《關于做好2021年清明節旅游工作的通知》,安排領導帶班和工作人員24小時在崗值班,并主動協調公安、交通、物價、安檢等有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三天內該縣共出動文旅執法人員46人次,嚴格按計劃對全縣文化旅游市場進行監管防控,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及旅游投訴。今年“清明節”小長假期間,全縣各旅游景區活動豐富、特色鮮明、秩序井然,服務質量穩步提升,游客滿意率普遍提高。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