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1-03-30 09:02:03
我市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高標準謀劃、高質量建設、規范化管理、創新式發展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截至2020年,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20萬畝,糧食產能提高10%以上,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完成及成效情況綜合評價全省第二,為全市糧食產能持續穩定在70億斤以上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我市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安排上,優先向全市劃定的305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100萬畝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傾斜。2019-2020年,共在“兩區”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65.4萬畝,占全市任務總量的79.8%。
我市高標準農田在建設內容上突出推進高效節水灌溉,2019-2020年,全市高效節水灌溉面積超過25萬畝。同時,堅持基礎設施建設與改良土壤同步推進,有效促進了耕地質量全面提升。以濱城區中裕合作社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為例,該項目實行了水肥一體化工程,將沼液和黃河水按1:10比例混合灌溉,將施肥和灌溉同步進行、一體化管理,在有效提升土壤肥力的基礎上,可減少化肥施用量約50%。2020年,我市把加快耕地質量監測點建設也納入了高標準農田建設內容,計劃2020-2021年依托“土壤保育院”在全市高標準農田布設約1000個監測點,通過比對檢測前后數據,查找土壤存在的問題并對癥下藥,集成推廣土壤改良、堿化治理修復等相關技術,提升耕地質量。
高標準農田建設“三分靠建、七分靠管”,為此,我市積極引導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和涉農企業、單位等參與高標準農田設施的運行管護,探索建立委托養護、合同養護、承包養護等管護新模式,積極參與構建政府主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農戶及專業協會等共同參與的長效管護機制。當前,濱城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灌溉個人托管模式和陽信縣企業托管模式,都建立起了良性循環管護機制,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顯著。
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實現了顯著的節水、省地、省肥、省工等效益,據測算,目前我市高標準農田項目區灌溉成本每畝可節省開支約50%、節約工時至少4個,糧食畝產可增加200-300斤。
下一步,我市將對高標準農田建設提檔升級,優先選擇水土資源條件好、開發潛力大、配套能力強、干部群眾積極性高的縣市區實行整縣推進模式,力爭打造兩個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基本實現縣域內適宜建設高標準農田的耕地基本覆蓋;力爭于2022年前把305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100萬畝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打造全市糧食生產核心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