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1-02-18 08:58:02
“您好,這里是濱州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您剛才是否接到過免息貸款的電話,那是詐騙電話......”春節期間,闔家團圓。但在位于濱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的濱州市反詐中心,一群人依舊通過電話與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在戰斗,為的是守護群眾的錢袋子。
濱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支隊長趙雪生說,2020年,濱州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撥出70000個預警勸阻電話,平均每天200多個。
“我怎么可能被騙?”有人報案后又給騙子匯了2萬元
冒充公檢法的,有時候所謂的“法律文書”漏洞百出,但還是有人信了;有人看到高額無息貸款心動了,“萬一是真的呢?我不就發財了”。“我這么聰明,怎么可能被騙呢?”
趙雪生說,96110的職能是預警、勸阻和接受咨詢。盡管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是當受害人接到預警、勸阻的電話時,還是有人根本不聽,不理解。
2020年上半年,市反詐中心預警到一市民可能正在遭遇網絡詐騙,于是不斷通過電話呼叫對方。
勸阻員胡丹青說,96110電話呼出后,對方很快接聽了。于是,我們向他預警自己可能正在遭遇詐騙,如果被騙,要及時到當地派出所報案。
受害人聽從了勸阻,趕緊到派出所報案。但是后來,讓大家哭笑不得的是,報案之后的1個小時內,受害人又給騙子匯了2萬元。
民警薛磊說,后來,受害人坦言自己是“鬼迷心竅”,幻想著“萬一對方不是騙子,自己不就賺了嗎”。
濱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劉巖軍說,近年來多發的刷單詐騙、高額免息貸款、意外中獎等,利用的就是人們僥幸心理,以為“天上掉餡餅,砸中的正好是自己”。
為了捂住群眾的錢袋子,公安機關也是拼了
趙雪生說,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反詐中心的預警勸阻只是第一步,根據案情發展,公安機關還會采取反制、打擊、追贓挽損等工作,這就需要公安機關以及與金融部門、銀行和移動運營商等的配合。
2020年夏,在一線城市某銀行工作的張女士回濱州老家探親時,接到了“冒充公檢法”的詐騙電話。市反詐中心及時預警,勸阻員劉冬上午給多次撥打電話勸阻,但對方始終沒有接聽,后來直接關機。
薛磊及時聯系當地派出所,派出所民警落地找人,想面對面勸阻。但其家人表示,她很早就出門了。
時間就是一切。公安機關及時調取監控,監控顯示,張女士從家里出來后,購買了一部手機、辦理了一張手機卡后,進入了一片玉米地。
傍晚6時許,派出所民警終于找到了張女士。直到這時,她才恍然大悟。幸運的是,張女士沒有支付對方索要的200萬元人民幣。
事后,張女士說,我的工作就是與錢打交道,并且經常開展反詐宣傳。當天,自己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像被洗腦一樣,按照對方的要求操作,離開家人、不接家人和公安機關的電話、關機。
劉巖軍說,像張女士這樣成功勸阻的情況很多。但96110不可能預警到所有的電信網絡詐騙,如果市民遭遇電信網絡詐騙,越早報案,止付、追回的可能性就大。
在勸阻的同時,公安機關也在不斷加大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的打擊力度。今年春節前,濱城、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警方破獲了多次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其中,濱城警方實施全鏈條打擊,往返5省17市,將一個電信網絡詐騙團伙中的網站設計人員、PS技術人員等所有環節上的人員一網打盡,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
有人接聽電話后說“吃飽了撐的嗎”,但更多的是表示感謝
市反詐中心成立于2018年。目前中心有5名輔警,專門負責撥打電話進行預警、勸阻和接受咨詢。
胡丹青是最早一批勸阻員。對于她而言,拿起電話,熟練的告知對方可能正在遭遇詐騙,騙子的套路等等,是必備的功課。
但是看似簡單的勸阻工作并非只是打個電話那么簡單,除去掌握電信網絡詐騙的套路,還要有耐心,甚至是對自己保持克制。
胡丹青說,有人接到96110的電話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沒等我們開口,就先罵勸阻員了,“你吃飽了撐的嗎,一遍遍給我打電話”。但即便這樣,勸阻員還是要心平氣和地向對方解釋目前遇到的情況,以及如何避免上當受騙。
但也有人被成功勸阻,事后醒悟,并通過多種方式表示感謝。2020年9月,網友“今天記性真不錯”在微博留言:感謝濱州警察哥哥,連著給我打了三個電話告訴我防止被騙。我差多一點就信了騙子,現在騙子太高明了,什么信息都知道”。
通話記錄顯示,在054396110與其通話后,顯示歸屬地為湖南長沙、四川南充、四川成都、云南昭通的電話多次撥打其手機,但該名網友果斷相信了公安機關的預警,才沒有被騙。
“和你提錢就免談” 反詐還是要從提高防騙意識入手
趙雪生說,與搶劫、盜竊和嚴重暴力犯罪等刑事案件相比,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成本低、收益高,而且是不接觸作案、鏈條式作案,一旦詐騙成功,騙子會盡快取現、轉移贓款,這也導致破案、追贓難。另外,這一類犯罪受害人往往礙于情面,不會對周圍人講述自己的經歷,所以警示作用不明顯。
但事實上,目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已經占到了全市刑事警情的一半以上,形勢嚴峻。
近兩年來,一些新的騙局形式開始出現,像殺豬盤、殺魚盤、殺鳥盤,各類詐騙越來越精準和專業,獨特的詐騙套路及話語體系已經形成。
劉巖軍說,不管是哪種形式,最終都是設置愛情夢、發財夢,一步步把受害人騙到錢上去。所以,只要堅信涉及到錢的就免談,那就信了。
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梳理發案特點發現,我市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已經發生在進城務工人員、企業工作人員等所有群體中,20-50歲的年齡區間。究其原因,一是宣傳覆蓋面還不夠廣,更重要的是,電信網絡詐騙宣傳覆蓋到了,被宣傳對象也不仔細看,認為這種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趙雪生說,防范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首先還是從加大宣傳,提高防騙意識入手,針對重點群體,2021年,刑偵部門將實施“全民反詐”,推動將打擊治理電詐犯罪納入“平安建設”重要內容,納入社會治理“全科大網格”進行推動、重點考核,構建“黨政領導、部門合成、齊抓共管、全民反詐”工作體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