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1-01-25 09:00:01
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我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加大民生投入,著力辦好民生實事,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明顯提高。
隨著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多樣。在《中共濱州市委關于制定濱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把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聚焦群眾所需所急所盼,提出了強化就業收入政策、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健康濱州建設等系列工作舉措,努力辦好各項民生事業,改善群眾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穩住就業護好百姓“錢袋子”,打造線上線下服務平臺為創業者賦能
穩就業是首要的民生工程。穩住了就業,才能保住百姓的“飯碗”和“錢袋子”?!督ㄗh》提出,將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加大援企穩崗、創新創業支持,實施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支持發展電商直播、快遞外賣等靈活就業。強化線上線下就業服務,支持各類創業平臺建設,推進鄉村振興合伙人招募計劃,吸引濱州籍企業家、創業者返鄉創業。
步入“十四五”,對穩定和擴大就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單純有數量,更要有質量;既要為群眾解決就業崗位“剛需”,更要為廣大創業者提供優質的就業環境;就業渠道也不能單單局限于線下,更要積極擁抱互聯網,向“線上”拓展、打開就業通路。
今年,我市將實施就業創業促進工程。突出抓好穩就業工作,堅決貫徹落實“六穩”“六保”部署,不斷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水平,力爭全年城鎮新增就業3.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著力保障高校畢業生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鼓勵靈活就業,開發公益性崗位,實行兜底就業,支持企業吸納就業,多措并舉保居民就業。同時,我市將加大力度激發全民創業熱情,持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著力搭建就業載體。加強線上線下同步,搭建就業平臺、暢通就業信息,舉辦各類專場招聘活動100場以上。
毫無疑問,在“十四五”期間,城市之間的人才競爭將愈加激烈。要打好這場“人才爭奪戰”,就需要破除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釋放人才能量、激發人才活力。對此,我市將在下一步實施人才引培提升工程。持續挖掘突破,根據企業需求開展人才培養、平臺建設、申報流程等培訓,建立與企業聯系服務制度,對申報企業一對一靠上服務,從人才發展到具體申報進行一條龍全流程服務。同時,將持續加大人才服務力度,全面落實大學生生活租房補助等人才新政,吸引各類青年人才來濱就業創業。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健康濱州建設,為人民群眾吃上“定心丸”
社會保障作為共享發展成果的基本途徑與制度保障,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加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并使之沿著更公平、更高效、更可持續的方向走向成熟、定型的發展新階段,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
《建議》提出,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健全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唯有不斷完善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才能讓城市的發展更有溫度,讓民生幸福更有質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眾。今年,我市將實施全民參保擴面計劃,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鼓勵發展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完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引導未參保企業、靈活就業人員、進城務工農牧民、新業態從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參保,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
2020年,全市改造老舊小區438個、惠及居民4.32萬戶。老舊小區改造有效加快補齊了城市發展短板、提升了城市內涵品質?!督ㄗh》提出,我市將加快建設以公租房實物配租、住房租賃補貼為主體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有序推進老舊小區和棚戶區改造,下足“繡花功夫”,讓一個個老舊小區“亮堂”起來,為百姓生活增添新活力。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推進健康濱州建設”被寫入《建議》,是濱州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鮮明體現。當前,濱州醫改進入“深水區”,需要進一步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建立完善市、縣、鄉、村四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
近年來,濱州正加快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沾化、無棣等縣區在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完善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方面已經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成為全國醫改的鮮活樣板。下一步,濱州各試點縣區需要不斷提升醫共體運行質量,強化為民服務水平,著力打造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濱州模式”。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建議》提出,要全面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舉措,推動重大疾病和傳染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實體化運作,確保再次出現重大傳染病事件時,濱州有能力、有條件及時開展救治。
堅持安全發展理念,為人民群眾加把“安全鎖”
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推進民生福祉,而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是發展的基礎,也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內容。“十三五”期間,我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為富強濱州建設逆勢起勢、厚積成勢提供了安全可靠保障。
《建議》提出,要堅持安全發展理念,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與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筑牢平安濱州安全保障,提升國家安全、生命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法治建設保障能力,全面開創“平安濱州”新局面。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全面開創現代化富強濱州建設新局面要邁好第一步、展現新氣象,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既是重要內容,也是重要保障。
在今年1月14日召開的市委國家安全委員會全體(擴大)會議,研究部署了全市統籌發展與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工作。這次會議也對我市下一階段安全防控工作作出了部署。一方面將繼續筑牢疫情防控防線,做到分析再精準、防備再升級、短板再補齊、組織再嚴密,保障人民群眾過一個安全歡樂祥和的春節;同時,將確保安全生產防線無漏洞,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全面排查治理各類事故隱患,全面落實各項風險防控措施。加強平安校園建設,努力營造安全良好的教學環境。
筑牢維護社會穩定防線是化解各項社會矛盾的根基,這需要我市以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為抓手,深化“全科大網格”提質增效工程,推進立體化、智能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全面提升社會治理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同時,將嚴密筑牢食藥安全防線,加強食品“三小”安全監管和規范提升,強化農貿市場等食品安全檢查,開展藥品安全綜合治理行動,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加把“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