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1-01-28 15:54:01
濱州在撤地設市之初財政收入在全省居第14位,二十年來,通過全市各級財稅部門不懈努力,2001年財政收入全省第13位,2005年上升到第11位,2016年以來一直保持全省第10位,2020年經過一年攻堅克難,財政收入取得歷史性突破。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列全省第3位,前移6個位次”作為2020年我市交出的優秀答卷中濃重的一筆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記者了解到,面對疫情嚴重沖擊,2020年財政收入實現逆勢上揚“走在前列”,靠的是多個“率先”。
率先啟動紓困政策企業直達。面對年初來勢洶洶的疫情,全市財政部門緊盯經濟復蘇,市級設立3000萬元中小企業應對疫情金融穩定基金,為玉杰面粉等10家企業使用基金21次,累計放款2.15億元,幫助受疫情影響企業渡過資金周轉難關,確保企業第一時間實現復工復產。
率先出臺惠企暖企政策,啟動穩崗返還。我市制定出臺復工復產財政獎勵政策,編制發布《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財稅政策匯編》,為479戶個體工商戶、36戶中小企業減免房租1038萬元,幫助12家企業申報3.4億元貸款貼息,為4720家企業撥付穩崗返還資金9082.5萬元,減免社保費15.77億元,2020年新增減稅降費達34.2億元。
率先在全省啟動財政資金股權投資改革,并首創投貸聯動機制,讓財政資金拉動經濟發展中“四兩撥千斤”。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拉動經濟跑。2020年完成5個項目、6000萬元股權投資,撬動銀行信貸資金2.7億元。
率先在全省推進專項債券項目配套融資改革,向社會公開推介56個有融資需求的項目,獲得銀行授信10.67億元,提款7.77億元。爭取到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240.14億元,規模列全省第三位,支持全市149個重點項目建設,帶動投資近千億元,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讓企業渡過了難關,讓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穩住了“基本盤”,財政運行自然企穩回升。市財政局還牽頭成立了全市財政收入保障體系建設工作專班,發揮數據治稅“高效、精準、客觀”的突出優勢,使潛在的稅源轉變為現實的稅收。
市人大代表、市財政局局長焦本強說,面對疫情防控、經濟下行、減稅降費交織疊加的嚴峻形勢,全市各級財政部門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理思路、定政策、解難題、穩大局,財政運行實現逆勢增長,超出預期成效。2021年,我市進入高質量發展重要“窗口期”,市委、市政府繪制宏偉藍圖,錨定“七個走在前列、八個全面開創”的目標任務,全面建設“雙型”城市,全市新興財源有望盡快反映到財政收入上來。全市各級財稅部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科學把握形勢變化、清晰明辨發展趨勢、精準識別現象本質、有效抵御風險挑戰,鞏固起勢局面、夯實成勢根基、形成勝勢格局,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