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5日訊 1月25日上午,濱州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分析2020年濱州市經濟社會運行情況。濱州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梁中華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梁中華介紹, 2020年是極為特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疫情嚴重沖擊,濱州市委市政府見事早、行動快、措施實,在全省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出臺惠企暖企政策,率先啟動穩崗返崗、紓困政策企業直達,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評價全年的經濟形勢,可以用“三個好”來概括,即:好于全國全省平均、好于前三季度、好于全年預期,呈現出 “快、強、優、穩”四個方面的突出特點。
經濟恢復“快”。面對疫情沖擊,濱州市按照省委要求第一時間成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指揮部,建立統一指揮、協同高效、落實有力的領導推進機制,打出一套精準的戰疫情、保復工“組合拳”,疫情防控成效顯著,生產生活秩序快速恢復,產業鏈供應鏈加快暢通。1-4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8%,1-5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2%,上半年GDP同比增長0.1%,1-8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0.1%,由負轉正的時間節點均早于全省平均。
發展動力“強”。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高密度的政策創新、高頻率的精準調度、高強度的壓茬推進,經濟復蘇動力強勁。2020年濱州市生產總值為2508.11億元,同比增長3.7%,高于全省平均0.1個百分點。一季度受挫下降4.5%,上半年由負轉正增長0.1%,前三季度加快恢復增長2.0%,全年圓滿收官增長3.7%,一季比一季更好。數據的變化從一個角度反映了市委市政府帶領濱州市人民精準施策,戰疫情、穩增長的澎湃征程。自2020年第一季度起,GDP增速兩年多來首次超過全省、全國平均水平,分別高1.4、0.1個百分點,可以說起勢成勢邁出堅實步伐。
質量變革“優”。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動能轉換,經濟增長的質量穩步提升。三產結構更優,全年完成生產總值增長3.7%,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上年的48.3%調整為49.6%,提高了1.3個百分點。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工業技改投資比上年增長66.6%,高出全部投資增幅58.8個百分點。培育壯大新動能,“四新”投資再創新高,比上年增長52.7%,“十強”產業投資高速增長,比上年增長38.1%。產業結構轉型邁出新步伐,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8%、9.4%,增速分別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2和5.8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24.4%,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40.6%。
民生保障“穩”。全年城鎮新增就業3.64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112.6%;城鎮登記失業率2.48%,低于4.5%的年度控制目標。就業是民生之本,穩住了就業就穩住了收入和預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長4.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2.09,較去年收窄0.05個百分點。城鄉發展更加協調,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分別比上年增長9.3%、10.0%,民生支出穩步增加。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從1月份的4.7%逐月下降到12月的2.4%,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價格總體平穩。
從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來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8%,列全省第2位,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66.6%,列全省第1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列全省第3位,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速列全省第2位;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4.2%,列全省第6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0%,列全省第3位。以上指標不僅好于全國、全省,而且多數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好于全年預期??梢哉f在極不平凡之年取得了亮眼的成績,交出了滿意的答卷。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成之惟艱,這是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也是濱州市上下勠力同心、克難共進的結果。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現代化富強濱州建設的起步之年,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為引領,按照“事業工程化、工程責任化、責任數字化”的要求,重點實施“83”工程,促進經濟的持續恢復、穩定運行和健康發展。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